健康養身★頭頸癌3大危險因子 飲酒排第一致死風險高

頭頸癌3大危險因子 飲酒排第一致死風險高

我國飲酒人口持續上升 恐增罹頭頸癌風險 

造成頭頸癌的主要三大危險因子,包括A(Alcohol,酒精)、B(Betel nut,檳榔)、C(Cigarette,香菸),其中研究發現,飲酒頻率或酒量越高者,不僅會加速罹患頭頸癌的形成,更會促使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增加罹癌風險,此研究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口腔癌研究團隊與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共同合作,研究成果也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

喝酒易使乙醛累積體內 罹癌機率高

在台灣,頭頸癌名列男性常見癌症第四位,其中酒精為致癌關鍵,主要因自實行菸害防治法後,雖吸菸與嚼檳榔的人口顯著下降,但酒精消耗量卻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口腔癌研究團隊副研究員張書銘指出,根據研究發現,飲酒所產生的乙醛為一級致癌物,當酒精進入體內,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代謝為醋酸,這時若氫酶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就會使喝酒後出現臉紅或心悸等現象,導致乙醛容易在體內累積,增加罹癌機率。

頭頸癌發生率 50%與飲酒有關

張書銘副研究員進一步解釋,佔22%的頭頸癌與飲酒有關,尤其氫酶基因變異在我國相當常見,約兩人之中就有一人會出現此情況,研究也發現,酒精代謝基因ADH1B與ALDH2的變異會影響酒精促使頭頸癌風險的程度,其中,約50%的頭頸癌發生率與飲酒有關,且飲酒者即便要降低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得戒酒超過十年才能與從未飲酒者相同。

有飲酒者頭頸癌患者 死亡率比未飲酒者高

另外,研究團隊也探討飲酒對於頭頸癌預後的影響,研究發現,有飲酒者的頭頸癌患者比未飲酒的頭頸癌患者,死亡率較高,且飲酒者被診斷出罹癌時,不僅多為末期,也腫瘤面積大容易轉移,也顯示出酒精與頭頸癌的關聯性;張書銘副研究員強調,包括食道癌、肝癌、大腸癌及乳癌等,都可能因飲酒增加罹癌風險,因此期盼透過此次研究成果,能呼籲大眾減少自身飲酒行為,更重視自身健康。

【延伸閱讀】

零出血成為可能! 血友病雙特異性單株抗體納健保

隆乳如何仿真、觸感兼具? 何于甄醫師:這兩件事最關鍵!

洗腎不扎針? 腹膜透析分期付款「洗肚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飲食也能節能減碳救地球!國民健康署邀請大家共同對居住的環境更友善,從選擇當季在地食材做起,盡可能多樣化攝取原態食物,並達到天天五蔬果及適量採買食用不浪費,透過建立健康低碳飲食型態,愛護地球也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蔬果攝取普遍不足 健康環保3蔬2果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一般高血壓的治療,除了保持健康生活形態,或是配合適當運動和調節飲食之外,也會使用藥物幫助控制;但有一種高血壓是可以用手術治療的!「嗜鉻細胞瘤」會引起高血壓 可藉手術切除腎上腺可分泌多種不同激素來維持人體水分、代謝及血壓的恆定,而嗜鉻細胞腫瘤則可能破壞其恆定。成大醫院病理...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No.132)文/高芷瑩創立於清朝的老字號「京都堂中醫」近日舉辦「享瘦旅程 玩美人生」五型減重記者會,發表結合專業醫師團隊與智慧科技APP新創「五型減重法」,要讓大家輕鬆享瘦,由內而外建立自信與健康!針對現代大眾設計「五型減重法」,五型包含脾虛濕阻型(水腫型)、胃熱濕阻型(老饕型)、肝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日前報導,公車駕駛開到一半心肌梗塞失去意識,造成交通事故及人員傷亡。台灣老年化社會已來臨,在人口高齡化及延長退休趨勢下,路上年長駕駛人越來越多。因應高齡駕駛,去年106年3月交通部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65歲以上職業駕駛人需通過血壓、胸部X光、心電圖及運動心電圖檢查,才能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