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減碳從飲食做起 健康環保三原則

減碳從飲食做起 健康環保三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飲食也能節能減碳救地球!國民健康署邀請大家共同對居住的環境更友善,從選擇當季在地食材做起,盡可能多樣化攝取原態食物,並達到天天五蔬果及適量採買食用不浪費,透過建立健康低碳飲食型態,愛護地球也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蔬果攝取普遍不足 健康環保3蔬2果

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HPSS)結果顯示,18歲以上成人每日攝取「3蔬2果」比率僅達13.8%(男性10.5%,女性17%),雖較105年略為上升(105年達12.9%;男性9.4%,女性16.3%),但國人蔬果仍普遍攝取不足,這也會導致營養不均衡。

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掌握「挑當季、多蔬果;少加工、選在地;吃適量、選多樣」的三大低碳飲食選購原則,來增加當季、在地的蔬果攝取,以減少碳排放量,不但增進健康也環保:

守則一「挑當季、多蔬果」

建議民眾每天應至少攝取3份蔬菜(1份蔬菜煮熟後約半碗)及2份水果(1份為切塊水果約大半碗-1碗),多選擇當季新鮮蔬果,例如我國4到5月份盛產的茄子、大番茄、胡瓜、絲瓜、大蒜、蘆筍、空心菜、莧菜等蔬菜,香蕉、鳳梨、楊桃、芒果、蓮霧、枇杷、西瓜等水果。蔬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飽足感。

而在產季收成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大幅減少農藥及肥料的使用量,同時也能避免冷藏、加工保存的機會。水果應盡量洗乾淨連果皮一起吃,可以攝取到更多的膳食纖維,也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守則二「少加工、選在地」

建議選擇新鮮食材取代加工產品,直接食用原態的蔬菜及水果,避免蜜餞果乾等加工製品,不但能保留完整的營養,並減少添加糖的攝取。另外,產地距離愈遠,交通運輸所產生的碳排放也愈高,長程運輸同時也提高食材被添加防腐劑的風險,因此選在地食材有助於減少對人體健康及環境的衝擊。

守則三「吃適量、選多樣」

建議民眾遵守「每日飲食指南」之建議,依據個人身高體重及生活活動強度查出自己的熱量需求,均衡且適量攝取六大類食物,維持理想體重。六大類食物中,也宜有多樣化的選擇,像是橙紅色蔬果富含胡蘿蔔素及花青素,深綠、黃色蔬果則含維生素 A、C 及礦物質鐵、鈣。藉由選擇多樣且攝取適量的蔬果,均衡攝取多元營養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6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適當運動真的是好處多多!根據國健署統計,心血管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患者常因血壓、血脂、血糖引起動脈血管硬化,許多青壯年人都因此而死亡。醫師因此建議民眾,運動除了可提升心肺耐力外,還可增加周邊骨骼肌的微血管密度、減緩乳酸堆積、下降在同一強度運動下心臟所需消耗的能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高油、高鹽與高糖三高飲食時代來臨,國人腸胃道疾病問題逐年攀升,其中大腸直腸癌更成為國內十大癌症的頭號殺手,平均每37.4分鐘就有一人罹病,每天更有12.8人死於此癌症,其中更不乏名人為例;諧星王哥柳哥的柳哥即因大腸癌而過世,知名劇團泰斗李國修也因大腸癌卸下人生舞台!...

閱讀詳情 »

衛生署調查,每到過年期間,近四成一民眾體重增加1.7公斤,有人甚至暴飲暴食,竟然一口氣胖了5公斤。春節前夕,奇美醫學中心營養師精心設計12道健康年菜,少油低脂,美味不打折。 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蘇惠娟指出,這些年菜食材取得容易,在傳統市場及各大超市都可採買的到,烹煮方法簡單,只要三步驟即可上桌,...

閱讀詳情 »

你有皮膚搔癢的現象嗎?其實可能是缺脂性皮膚炎所導致,尤其正值冬天,更容易因皮膚分泌的水分、油脂量減少,加上缺乏保濕等因素,使病症加劇;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葉家舟指出,缺脂性皮膚炎就是俗稱的冬季癢,會使身體的特定部位出現搔癢,嚴重甚至會產生乾燥、脫屑、紅腫等症狀。 包括中老年人、習慣熬夜或常吃刺激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