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一份工作是否會更好?轉換跑道的3個心理建設

下一份工作是否會更好?轉換跑道的3個心理建設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人在領完年終獎金後會考慮轉職,但這是契機,還是危機?我們可以釐清3個問題,幫助自我了解,並做好轉換跑道的心理建設。

一、我為什麼想要離職?

離職常見原因包括:薪資福利不夠好、工時過長、壓力太大、沒有挑戰性、缺乏成長空間、管理或分工或職場人際互動問題等。 可以把想離職的原因列出來,用1-5分加以評分。

1分:非常輕微/幾乎沒有這個問題

2分:有輕微問題/但並不困擾我

3分:確實有這個問題/可以嘗試解決

4分:有點困擾/且不容易解決

5分:非常嚴重/完全無法接受或解決這個問題

評分過後,可以得到離職原因較完整的圖像,有助於下一步的思考與規劃。例如:

(一)哪些問題是有機會反應與解決的?

(二)哪些問題是階段性的?

(三)新人與工作的第二年,是撐得過去、會變好的嗎?

(四)在一個熟悉的工作環境中、真的不會再進步了嗎?

(五)有什麼是我可以行動與改善的?

先處理可以解決的問題,有機會改善工作與生活品質、且有助於自我了解(自身喜好、能耐及缺點),能避免把個人未解決的疑惑與擔憂,帶到下一份工作。帶著情緒離開也許可以中斷痛苦,卻未藉此機會覺察或修正,轉職後可能仍然延續一樣的問題。

二、我想要什麼樣的工作?

世上沒有滿分的工作,我們可以列出工作的理想條件,包括:待遇、工時、專業發揮、成長空間、有興趣、認同的價值、團隊氣氛等逐項評分。

1分:這個因素對現階段的我完全不重要

2分:對現階段的我不是那麼重要/但長期下來有可能還是需要

3分:有的話很好/沒有的話會覺得有點可惜

4分:希望最好要有這個條件/沒有的話會很不滿足

5分:對現階段的我非常重要/非常想要/不能沒有

或許你已注意到有興趣的職缺,可以列出上述條件按照該職缺的特性進行評估。如果有機會,可以詢問在該公司或該領域的親友經驗,避免憑空畫出美好想像或不必要地擔憂。

三、我做好轉換跑道的準備了嗎?

轉換跑道前,也有三件事情要做。

第一,是前一份工作要好好收尾,避免不歡而散或丟下爛攤子。好好道別是一種成熟的表現,且曾並肩作戰的夥伴、長官,未來仍有合作的機會。

第二,是了解新工作所需能力進而提早培養,可以在前一份工作的業餘時間對新領域試水溫,或是在轉職空檔的期間進修學習。如果到了新工作,一上戰場就能成為即戰力,對於求職順利程度、個人的自信、避免新手的壓力、得心應手的速度,都很有幫助。

第三,是規劃轉職間的空檔。轉換跑道可能進入暫時的失業狀態,待業多久,有時可以規劃,有時無法預測。此時需盡量備用足夠的資金,量入為出,避免存款不足的焦慮。

也請記得,長時間的待業且虛度光陰是最容易感到不安,這段期間,問問自己想做什麼、需要做什麼,不管是放鬆、健身、與親友聯繫、進修,甚至圓夢等,都可以事先安排及規劃,充實生命。

文章來源: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AAC728154AF14339&sms=D7C906BCBC57377D&s=B218B2CB83851CC6

【延伸閱讀】

被慣老闆荼毒想離職 精神醫師開職場處方籤

超時工作壓力大 磷蝦油幫助促進代謝,打造好氣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年後一波轉職潮,每個人換工作、轉跑道的原因各有不同,可能與生涯規劃不符、薪水太低、升遷、被挖角、人際關係、健康、家庭因素、裁員等有關,不論何種原因選擇進入新的職場,都需要一些適應時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臨床心理師洪梅禎提出三點,幫助民眾建立面對新職場的正向心態。一、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春節假期已接近尾聲,從年假剛開始準備採買年貨,接著又是除夕年夜飯的重頭戲,相信家家戶戶的冰箱裡,備足了年節所需的所有食材。然而《爆料公社》有女網友直指婆婆要求他煮12道菜,包含做法繁複的功夫菜,不能買現成。她直呼「就算我煮得出來,我們家吃得完嗎?家裡會一起吃年夜飯的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5)日新增32例境外移入個案,落地採檢13例、居家檢疫19例。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9男、12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8例)、日本及菲律賓(各3例)、瑞士、法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德國、加拿大及印度(各1 例)移入;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隨著國內疫苗接種覆蓋率提升,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5)日表示,2月7日開工後,再觀察2週,若無發生疫情傳染情形,北市府將討論微解封的措施,搭配匡列疫調等控制疫情的方式,微解封仍可正常生活。 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微解封現在還在判斷,至2月10日觀察期,因此還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