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下半年疑似食品中毒通報案比去年同期多 3大高風險食物要小心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腹痛狂吐,不少人從小到大難免有過食物中毒經驗,台北市衛生局今(9)日發布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下半年台北市共有28件疑似食品中毒通報案,較去年同期的24件增加4件。台北市衛生局更提醒,未經加熱的生菜沙拉、生魚片以及飲冰品等,正是食物中毒的高風險食物。

台北市衛生局統計今年7月到11月共有28件疑似食品中毒通報案,其中經衛生局採檢及調查,有1件食餘檢體檢出仙人掌桿菌含量達判定為食品中毒的標準,依規定裁罰供應商6萬元罰鍰。

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陳怡婷表示,食品中毒定義為2人或以上攝取相同食品出現相似症狀。過往經驗顯示,未經加熱的生菜沙拉、生魚片、飲冰品等屬於食品中毒的高風險食物;而常作為主食的米飯等澱粉製品,則需注意仙人掌桿菌汙染風險。

其中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極易由灰塵及昆蟲傳播汙染食品,食品中帶菌率可高達20至70%。

陳怡婷說,食品被仙人掌桿菌汙染後,大多無腐敗變質的現象,除了米飯有時稍微發黏、口味不爽口之外,大多數食品外觀皆正常,而仙人掌桿菌造成食品中毒主要原因為冷藏不夠、保存不當,食品於20℃以上的環境中放置時間過長,使仙人掌桿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再加上食用前未經澈底加熱,因而導致中毒。

預防仙人掌桿菌食物中毒,台北市衛生局強調,應避免食物受到汙染,即防止灰塵及病媒接觸食品,且食品烹調後應儘速食用,如未能馬上食用,應保溫在65℃以上。儲存短期間(2天內)內者,可於5℃以下冷藏庫保存,若超過2天以上者務必冷凍保存。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餐飲業者應建立良好的操作衛生習慣,患者及醫療機構應保全證據,儘量保留剩餘食品及嘔吐或排泄物,並儘速通知衛生單位採樣調查,以釐清食品中毒原因。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台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79。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查火鍋料驚見板豆腐含防腐劑 菜單標示「鴨血」非純鴨血

長年鼻過敏?冬季易感冒? 最冷的時候跟著中醫這樣做提高抗敏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3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0例本土個案及7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66例,總計49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20例本土病例,為169例男性、15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3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0例本土個案及7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66例,總計49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日疫苗施打人數為42920人,第一批疫苗已經打得差不多了,預計下週二會把第2批疫苗分發下去...

閱讀詳情 »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高雄市獲配AZ疫苗2.1萬劑,陳其邁市長指示,務必於三天內完成專責醫院醫護及防疫人員全面接種,首(28)日起第一線「醫事人員」及「防疫人員」接種數便超過配送量的50%,包括高雄長庚醫院接種2854劑、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1790劑、義大醫院1500劑、高雄榮總1155...

閱讀詳情 »

【記者 尤華恩/台南 報導】因應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台南市政府積極擴大篩檢量能,台積電慈善基金會今(28)日於南科捐贈設立首座零接觸防疫採檢站,市長黃偉哲到場見證啟用及感謝台積電與南科協力防疫,並表示台南目前已成立32處篩檢站,包含14家醫院篩檢站及擴大增設的15處衛生所篩檢站、慈濟基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