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下背痛依賴民俗療法卻「針」出劇痛! 6旬婦罕見腰肌膿瘍險癱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腰痛不適,想靠民俗療法緩和,卻「針」出罕見的腰肌膿瘍!一名65歲婦人因為椎間盤滑脫,長期有腰痛困擾,但她卻沒有循正規醫療,而是嘗試各種民俗療法,日前下背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痛,幾近暈厥,家人緊急送醫,急診檢查發現白血球含量飆高2倍,最終診斷為腰肌膿瘍,且膿瘍侵犯脊椎,嚴重恐致下肢癱瘓,甚至併發敗血症,危及生命。

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洪思群表示,腰肌膿瘍是一種罕見的後腹腔感染,好發於糖尿病、腎臟病等抵抗力較差者。推測婦人可能在民俗療法的治療過程中,有些針具或侵入性醫材未消毒完全,造成局部感染,進而引發菌血,細菌經血液侵犯腰肌,才會生成膿瘍。

腰肌膿瘍臨床症狀包括:下背痛、發燒、排尿困難等,由於發生率不高、症狀缺乏特異性,常與其他疾病混淆,常須仰賴醫師經驗與臨床敏銳,適當使用影像學檢查,才有辦法早期診斷。

洪思群說,腰肌膿瘍依感染途徑分為血行性及周邊組織感染擴散兩種;不同感染途徑,致病菌種也會有所不同,透過血液培養,才能針對不同菌種選用抗生素,達到最適切的治療。

治療腰肌膿瘍,洪思群指出,以膿瘍引流搭配抗生素使用為主。以該名婦人為例,膿瘍未完全成形,不適合引流,感染範圍又擴及脊椎,若不處置,可能造成椎間盤及脊椎骨因感染整個化膿爛掉,下肢癱瘓,甚至引發敗血症,醫療團隊最終決定以微創手術進行清創,連帶處理椎間盤患部,手術後持續施予抗生素治療。

洪思群強調,下背痛可輕可重。輕者或許僅是肌肉筋骨的問題,但如果疼痛難耐,吃止痛藥都無法緩解,甚至有發燒情形,就要擔心可能是腰肌膿瘍、骨髓炎等感染症,甚至是惡性腫瘤轉移,需盡速至醫院檢查。尤其,民俗療法常有治療不正確、延誤治療,甚至引發感染症的風險,民眾若有不適,應尋求正規醫療途徑,以免引發嚴重後果。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亞東醫院也爆院內感染! 出入萬華茶藝館病人住院發燒、已爆7確診

當心!台灣兒少性侵8成熟人下手 衛福部揭網路常見3類性暴力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潮健康/主筆室   每17秒1人全身麻醉  慎防麻醉安全漏洞 台灣每年「全身麻醉」申報量超過250萬件,平均約17秒就有1人接受全身麻醉。臺灣心臟胸腔暨血管麻醉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鄒美勇醫師指出,有別於國人既往認知「麻醉醫師不足」的印象,近年麻醉專科醫師成長幅度約19%,高居所有專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張臉又熱又癢,好難受!不管怎麼擦藥、砸大錢買保養品都不見改善,這是不少「酒糟性皮膚炎」患者的共同經驗,皮膚科醫師表示,這一類人若想恢復光滑的肌膚,除使用藥物外,也要維持正常生活作息與穩定情緒,避免過度日曬及冷熱環境,減少辛辣刺激、含酒精以及過熱的食物,尤其清潔、保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鬧腹脹、肚子悶痛,得當心!58歲的李太太就時常覺得下腹部悶悶的,吃東西也容易脹氣,一時也抓不準到底是不是因為腸胃問題造成的腹脹感,但已經過更年期的她,自覺不適的時間太長,加上家中親人曾有卵巢癌病史,趕緊安排健康檢查,結果真的發現大小約10公分的腫瘤。 北投健康管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越來越熱,飲料成為消暑的第一選擇,但怎麼喝才兼顧健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提供完整的「喝水攻略」,強調夏天想要消暑,最好還是喝純水、礦泉水,如果想要有點清涼的感覺,可以喝氣泡水,但應盡量選擇單純不加糖或其它成分的氣泡水,且如果有胃食道逆流或腹脹的情況要避免飲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