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下背痛到想請假? 跟這些原因有關

下背痛到想請假? 跟這些原因有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下背疼痛對許多人來說,都是難以擺脫的困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骨科醫師黃聰仁指出,下背痛種按原因區分的話,最常見是因為脊椎旁邊的肌肉韌帶出問題,再來是年紀大了關節炎,年紀輕也可能有椎間盤問題,部分患者則可能是脊椎滑脫,這些問題跟退化息息相關。

黃聰仁醫師舉例,司機久坐造成下背痛不舒服,除了長期久坐外,引擎震動也有影響。另外,像是宅急便外送員搬東西,一鼓作氣彎腰去搬重物,背部受力過度,會造成肌肉拉傷、扭傷,門診上也是滿常見的案例。再來,久坐辦公族,常常坐姿不良,造成肌肉不平衡,張力不一,也是一大因素。

下背痛的不適,有些人一痛起來,甚至工作都大受影響,甚至需要請假休息、吃藥才能緩解。除了上述原因,黃醫師補充,下背痛也可能是因為脊椎發炎、或脊椎發生細菌性感染。另外,臨床上也常見因罹患癌症而發生脊椎轉移而頻頻下背痛的病人,所以醫生職責,就是協助排除問題,才能夠給下背痛最好的治療。

過度彎腰要不得 急性可冰敷慢性可熱敷

黃醫師說明,如果沒有明顯的椎間盤因素,也沒有脊椎滑脫問題,純粹是年齡老花造成的骨關節炎,或是肌肉拉傷,會先給病人做背部衛教:不要過度彎腰,特別是彎90度搬東西,也呼籲民眾盡量不要彎腰超過45度。

若是急性下背痛,可採取冰敷的方式緩解;而慢性下背痛則可用溫水熱敷,改善血液循環。必要時,也會透過止痛藥物輔助治療,更多時候則會把病人轉介復健科,透過復健治療改善循環,也可透過皮拉提斯等適當運動,訓練正確的姿勢及強化核心肌群。

小痛三五天沒問題 超過兩週該就醫

若是椎間盤問題,則得視情況嚴重度,有些病人需要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或是核磁共振協助進一步判斷,才能決定適當的治療方式。一般而言,以藥物、復健、行為治療,超過3個月、半年沒好,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醫師建議,一般的小背痛,3、5天就會好,若有背痛超過2週以上,最好能及時就醫。

【延伸閱讀】

火燒心不見了! 「一根針」治好胃食道逆流

人人愛上網看影音 迎潮流!醫療資訊影視化

60歲清潔大哥晚期肺癌 靠口服標靶接力治療破五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7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撰文、攝影/羽穗 身在臺灣,最幸福的一件事,莫過於一年四季中,都有許多新鮮美味的當季蔬果,讓喜歡嘗鮮的我們,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有趣。 每年9月開始到隔年4月,是山藥的盛產期。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營養師李艾庭表示,山藥屬於全穀根莖類,富有胺基酸,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其中的黏多醣成分,對食物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每年10月份第2個星期六為世界安寧日,桃園市衛生局在安寧日前夕舉辦「居家有『寧』,圓滿人生」記者會;現場邀請到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家屬,分享居家安寧團隊協助姊姊小文(化名)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歷程,並由家屬贈花表達對醫師與護理師的感謝。落實在地老化、在地善終桃園市衛生局蔡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38歲的上班族林小姐,多年前開始為眼乾、肌肉痠痛所苦,一直以來都認為是工作久盯電腦所引起之文明病,幾度前往眼科診所,大多診斷為眼睛過度勞累、乾眼症或是結膜炎等症狀,直到身體健康檢查報告中顯示「類風濕因子」偏高現象,進一步到風濕免疫科門診,才確診是罹患了「休葛蘭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10月12日是世界視覺日,你知道白內障有哪些症狀嗎?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有近半數受訪者,無法說出一個以上的症狀;如果你連白內障的症狀都不知道,那就很可能當你有白內障時,都還沒去就醫診治,進而出現失明危機,不得不慎!77%受訪者只知道視力模糊是白內障症狀該項愛爾康亞太區熟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