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停滑看IG、FB怕被遺忘? 3步驟助你擺脫「錯失恐懼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天拿起手機第一件事就是滑看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親友的生活?當心你已經有「錯失恐懼症」上身了!原來國外最新研究指出,這種「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可能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得學會如何避免使用社群媒體所帶來的不愉快。

董氏基金會引用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這項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兩者兼具的人身上。

另一方面,研究也發現,「錯失恐懼症」也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

葉雅馨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第一步是「辨識警訊」: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

第二步為「自我增強」: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三步則是「回歸真實」: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強調,錯失恐懼症是一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

從好處來看,董旭英說,這是一個警訊、一個徵兆,當發現小朋友已經有點依賴網路時,父母跟老師就要提高警覺,觀察及瞭解他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問題或壓力,越早發現並協助其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越容易恢復正常,若僅是一味的禁止,容易造成反效果。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證實「2千萬劑疫苗到手」 最早3月供貨、9大類人優先打

發燒男帶英變種病毒回台!元旦起國境再封 禁外國人入境、轉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啤酒肚、小腹婆注意了!因為腰圍不只是呈現了身材胖瘦,也代表了你的健康是否出現警訊。過粗的腰圍,增加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等罹患機率,國內甚至有最新研究指出,年逾50歲以上的男、女,腰圍每增一公分,罹糖尿病風險就增加4~6%。讓人不免低頭量量自身腰圍,進行「搶救腰圍」大戰!波仕特線上市調...

閱讀詳情 »

相信一定人人都想要一口健康整齊潔白的牙齒,“齒若編貝”,在現代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就算沒有天生一口好牙,也可靠現代醫療整出好牙。但若是沒有保健牙齒的正確觀念,就算靠後天的技術也是枉然。口腔保健最重要的就是清潔,但是每天刷牙及使用牙線,雖然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卻不能完全去除已...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研究指出,當溫差大於七度,會容易刺激呼吸道,春天的氣溫變化大,有過敏體質的人,過敏性鼻炎、氣喘等毛病就特別容易發作。過敏問題起因於免疫系統太過活躍,不分敵我亂攻擊,你需要的是讓免疫力恢復冷靜。不想哈啾個不停,或是擔心抗過敏藥物傷肝腎,從日常生活、飲食調理做起,也能讓過敏少發作!...

閱讀詳情 »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人生在世,總會遇到許多的挫折和苦難,其中也包括必須承受許多的苦痛,包括身體的病痛、失去親人的心痛、工作上的挫折之痛等等,總有人安慰自己說「吃苦當吃補」就是這個道理。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