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停滑看IG、FB怕被遺忘? 3步驟助你擺脫「錯失恐懼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天拿起手機第一件事就是滑看IG、FB?害怕自己錯失或遺漏親友的生活?當心你已經有「錯失恐懼症」上身了!原來國外最新研究指出,這種「擔心別人在開心的時候你不在場」的社交焦慮症,又稱為「錯失恐懼症」,可能與孤獨感、低自尊和低自我同情有高度相關,得學會如何避免使用社群媒體所帶來的不愉快。

董氏基金會引用2020年8月發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期刊》的這項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較可能出現在那些對自己評價不高、感到社交孤立或兩者兼具的人身上。

另一方面,研究也發現,「錯失恐懼症」也可能會造成孤獨、低自尊、低自我同情以及低生活滿意度。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發現,年輕族群的「錯失恐懼症」與生活滿意度有關,對於青少年來說,被遺忘的感覺對他們的主觀幸福感有更大的影響。

葉雅馨建議,青少年可透過3個步驟來避免社群媒體使用所帶來的不愉快,第一步是「辨識警訊」:當發現使用社群媒體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一味的羨慕對方,感覺與社群中的密友越來越疏離,甚至覺得自己很糟,應開始思考是否減少社群使用時間。

第二步為「自我增強」:看到對方使用名牌服飾、參加派對到處遊玩,自己卻只能在家寫功課、玩遊戲,當發現自己無形中在比較時,可告訴自己不用這樣,可「想想我有什麼,像是我很關心家人、我有莫逆之交」,增強自己在做的事情,累積自我能力,而不是否定自己去羨慕別人。

第三步則是「回歸真實」:應清楚知道社群中看到的照片與文字往往都被誇大修飾,呈現只是他們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而非完全的現實生活,建議可暫時將程式關閉,拿起電話打給社群中的密友,與他們聊聊天或碰個面,而非沉溺在負面、比較的情境裡。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強調,錯失恐懼症是一個結果,很多老師跟家長可能會因果倒置,認為青少年、成年人因為網路成癮而造成人際關係與溝通互動的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因為現實生活出現問題才轉向依賴網路,他們在真實生活本來就孤單疏離,借用網路媒體更加深了孤單感,呈現惡性循環,而漸漸產生錯失恐懼症或是網路成癮的現象。

從好處來看,董旭英說,這是一個警訊、一個徵兆,當發現小朋友已經有點依賴網路時,父母跟老師就要提高警覺,觀察及瞭解他日常生活中有什麼問題或壓力,越早發現並協助其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越容易恢復正常,若僅是一味的禁止,容易造成反效果。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證實「2千萬劑疫苗到手」 最早3月供貨、9大類人優先打

發燒男帶英變種病毒回台!元旦起國境再封 禁外國人入境、轉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生命中,看似毫無關係的點滴經歷,最終都會奇蹟般連成一條線,而你,經過漫長等待,只會發現自己在不斷接近真相。半年多前,突然皮膚敏感嚴重,忐忑無助時接觸到自然療法。經檢查,自然療法醫生診斷,病根是消化系統疲弱。開的藥不多,禁食餐單倒很長,要忌口10多種食品,其中有我至愛的小麥製品(麵包、麵條、蛋糕等)...

閱讀詳情 »

燒傷後…他努力復健,希望能好好吃一頓飯,回家陪伴他愛的家人 阿豪,因為一場職場火災,造成全身65%、深3度的燒傷,燒傷面積遍及了臉、背部與四肢。突如其來的意外,狠狠地奪去了他原本的面貌、打亂了他的人生!受傷之後,阿豪走路、彎腰、吃飯…都必須像個孩子般重新學習。身為長子的他...

閱讀詳情 »

全世界最具權威、安全性也最值得信賴的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也會感染炭疽病菌?事實上日前真的差點就發生了。研究人員未徹底確認炭疽病菌已全部死亡,便從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帶到較低級別實驗室,差點引發 75 位 CDC 人員被感染,如果真的發病,死亡率將達到 9 成。 CDC 已給所有可能曝露在炭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