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風不僅傷關節 未控制尿酸嚴重恐洗腎

痛風不僅傷關節 未控制尿酸嚴重恐洗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痛風盛行率約為6.24%,男女比例約為3:1,又以中老年男性為高危險族群,但隨著飲食西化,加上肥胖比例增加,臨床上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有增加的趨勢。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痛風主要是因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腔內,導致關節腫脹變形,多好發於下肢關節,但包括足背、踝、膝、腕、肘,甚至手指間都有可能誘發。

痛風需控制尿酸值 避免引發併發症

一旦痛風發作,患者不僅會感到關節處局部發現紅腫熱痛現象,也容易因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導致無法行走或穿鞋,甚至埋下腎臟病、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壓、腦中風等併發症危險因子。食藥署表示,尤其許多病患誤以為痛風發作時,只需服藥控制即可,但其實平常血液尿酸值的控制也是關鍵。

根據症狀給予降尿酸藥物 降低急性痛風關節炎發生 

食藥署解釋,治療急性期痛風發作,可服用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秋水仙素、類固醇等三種消炎止痛藥物,醫師會根據病患疾病與症狀給予合適藥物治療,但這時在降尿酸藥物方面,若為原本未使用的急性期病患,這時就不需服用,但若本來就已使用的病患,則不宜增減劑量,才能有效防止尿酸濃度急速變化升降,降低誘發急性痛風關節炎風險。

選擇合適降尿酸藥物 控制血液尿酸值

目前國內常見降尿酸藥物包括Allopurinol、Febuxostat、Benzbromarone,雖痛風不能根治,但醫師仍會考量患者在不發作間歇期,選擇合適的降尿酸藥物,以控制血液尿酸值。食藥署強調,痛風患者除了平時飲食應多注意,若為曾痛風發作而無痛風石的患者,血液尿酸值控制應小於6mg/dL,若為有痛風石的患者,建議血液尿酸值控制在5mg/dL以下較佳。

【延伸閱讀】

美國FDA核准與諾貝爾獎肯定 首款RNAi藥物為罕病治療現曙光

 罹乾癬仍包緊緊揮汗叫賣 菜販老爸接受新療法化癬為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實名制口罩網路銷售,周四(12日)開放預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式宣布,「口罩實名制2.0」將於3月12日可使用電腦與手機網路預約,僅限成人口罩,成功購買到的民眾,19日會收到繳費通知簡訊,在指定時間內須帶證件到超商領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27歲的男子,小時候被同學取綽號「小戽斗」,到了唸大學、出社會更影響交際生活,口罩不離口,經下顎枝垂直截骨手術後,不再戽斗了,變成帥哥,沒想到又逢新冠肺炎疫情摘不了口罩,期待疫情趕快過去,讓他展現無罩生活的信心。戽斗真困擾 發音被取笑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口腔顎面外科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延燒至今已經近兩個月,所有人都嚴陣以待,尤其是待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每天不敢鬆懈,豐原醫院則藉由FB分享幾張逗趣防護配備海報,希望能讓大家能在防疫期間稍稍放鬆一下緊張的心。防疫挑戰人性 逗趣海報舒緩心情社群上可看見各式防護配備,像是最搶手的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