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痛風不僅傷關節 未控制尿酸嚴重恐洗腎

痛風不僅傷關節 未控制尿酸嚴重恐洗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痛風盛行率約為6.24%,男女比例約為3:1,又以中老年男性為高危險族群,但隨著飲食西化,加上肥胖比例增加,臨床上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有增加的趨勢。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痛風主要是因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腔內,導致關節腫脹變形,多好發於下肢關節,但包括足背、踝、膝、腕、肘,甚至手指間都有可能誘發。

痛風需控制尿酸值 避免引發併發症

一旦痛風發作,患者不僅會感到關節處局部發現紅腫熱痛現象,也容易因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導致無法行走或穿鞋,甚至埋下腎臟病、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壓、腦中風等併發症危險因子。食藥署表示,尤其許多病患誤以為痛風發作時,只需服藥控制即可,但其實平常血液尿酸值的控制也是關鍵。

根據症狀給予降尿酸藥物 降低急性痛風關節炎發生 

食藥署解釋,治療急性期痛風發作,可服用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秋水仙素、類固醇等三種消炎止痛藥物,醫師會根據病患疾病與症狀給予合適藥物治療,但這時在降尿酸藥物方面,若為原本未使用的急性期病患,這時就不需服用,但若本來就已使用的病患,則不宜增減劑量,才能有效防止尿酸濃度急速變化升降,降低誘發急性痛風關節炎風險。

選擇合適降尿酸藥物 控制血液尿酸值

目前國內常見降尿酸藥物包括Allopurinol、Febuxostat、Benzbromarone,雖痛風不能根治,但醫師仍會考量患者在不發作間歇期,選擇合適的降尿酸藥物,以控制血液尿酸值。食藥署強調,痛風患者除了平時飲食應多注意,若為曾痛風發作而無痛風石的患者,血液尿酸值控制應小於6mg/dL,若為有痛風石的患者,建議血液尿酸值控制在5mg/dL以下較佳。

【延伸閱讀】

美國FDA核准與諾貝爾獎肯定 首款RNAi藥物為罕病治療現曙光

 罹乾癬仍包緊緊揮汗叫賣 菜販老爸接受新療法化癬為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6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泰國新冠疫情重新爆發,當地衛生單位警告,接種中國大陸科興疫苗,完整接種2劑後40天,疫苗保護力似乎下降5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台灣所用牛津AZ與莫德納疫苗,目前國際上觀察施打2劑民眾,半年後保護力效價都不錯,科興疫苗效果不是特別清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4)日第2輪新冠疫苗登記113萬人,已有84.9萬人完成預約登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收到通知簡訊必須在明(15)日17時前完成預約,否則等同放棄,將延至第3輪登記排序;指揮官陳時中強調,藉由使用劑次人口比計算疫苗,不僅台灣,美國CDC、英國BBC、日本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冠疫情3級警戒以來,社區據點、日照中心關閉,長者防疫在家,導致身心健康受到影響而惡化,引發全台照顧者憂心焦慮,即使據點可望有條件微解封,長者正常群聚短期內依然回不去。唯有一處「據點」至今依舊熱鬧群聚,數百名長輩天天透過各種主題的遠距課程,讓老同學做到「3動」兼顧: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期待回到「+0」,恐怕可能性低!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冠增加17例本土病例、6例死亡、10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一旦有社區感染與社區傳播,要恢復本土零新增可能性就非常低,目前最主要的任務不是台灣「清零」,而是把疫情控制在容許範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