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回到「+0」可能性低! 當前把個案控制在可容忍範圍

回到「+0」可能性低! 當前把個案控制在可容忍範圍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期待回到「+0」,恐怕可能性低!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冠增加17例本土病例、6例死亡、10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一旦有社區感染與社區傳播,要恢復本土零新增可能性就非常低,目前最主要的任務不是台灣「清零」,而是把疫情控制在容許範圍。


回到「+0」可能性低! 當前把個案控制在可容忍範圍

▲7月14日新冠新增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17例本土與6例死亡 80歲男沒有接觸史確診1個月後死亡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17例本土病例,當中9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分別為11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7月7日至7月13日;統計5月11日至7月12日累計公布14,074位確診者,已有11,964人解除隔離,占確診人數85.0%。


陳時中接著說,6例死亡個案,為5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7月3日,確診日介於5月19日至7月5日,死亡日介於7月10日至7月12日;案13234年約80多歲,沒有接觸確診個案史,6月10日出現發燒與呼吸困難,14日住院次日確診,7月12日死亡。


回到「+0」希望不高 目標控制在可容忍範圍


許多人都在期待回到本土無新增確診,但許多國家疫情都在起起伏伏,陳時中指出,當社區感染與傳播發生,要真正無新確診「+0」可能性很低,社區可能出現無症狀感染者,就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或是在篩檢中被發現,去年能夠「+0」很高興,但現在最重要的是能控制社區疫情。


陳時中強調,大家必須持續戴口罩勤洗手,在公共衛生規範內,把疫情控制在可容忍範圍內,如果能夠「+0」還是很高興;另外,針對台灣新冠死亡率較高質疑,陳時中特別說,比較國際數據,台灣沒有特別高,整體來說要看每百萬人死亡數,也要看防疫措施實施度與整體醫療效果。


回到「+0」可能性低! 當前把個案控制在可容忍範圍

▲7月14日本土新冠疫情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境外移入10例 全台總計15,328例確診病例


指揮中心補充,今日新增10例境外移入個案,為9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分別自緬甸(6例,為同一班機乘客)、英國、日本、印尼及茅利塔尼亞入境,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日介於6月30日至7月11日;全台累計15,328例確診病例,累計753例死亡個案。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登記疫苗了嗎? 疫苗預約平台操作常見問答集懶人包
▸接種莫德納疫苗打針處可吸金屬物 真能成「萬磁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10大失智危機徵兆 銀髮族要警覺二林基督教醫院為關懷銀髮族對失智症〈老年痴呆症)健康的重視,舉辦「幸福老寶貝」健康篩檢活動,活動內容包含一系列無菸、器官捐贈及癌症等健康宣導活動。小心!失智症會影響日常生活活動特別邀請心理治療師邱于真,為二林四鄉鎮民眾宣導失智症並做篩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宣報導)嬰幼兒按時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方式,為鼓勵家長儘速帶家中寶貝完成疫苗施打,臺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即日起辦理「你打疫苗我送禮,寶貝健康不遺漏!」活動,凡是103~105年出生並設籍於臺北市大同區幼童,完成其年齡層所有應接種之疫苗,即可獲得「寵愛寶貝福袋」1份,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效預防流感及肺炎鏈球菌感染重症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最有效方法就是接種疫苗,根據衛福部統計,105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去年死於肺炎人數為12,212人,九成為65歲(含)以上年長者,比起104年肺炎死亡人數增加13.5%,死因排名上升1位,為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流感疫情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職業病現形!小心"下背痛、下肢酸麻"來找碴55歲的彭先生,從事「土水工作」已有30多年,2016年底時出現下背劇烈疼痛、右下肢麻痛情形,到花蓮慈濟醫院求診,經過精密檢查後發現有「腰椎椎間盤突出」的症狀,必須緊急安排住院手術治療。但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彭先生,始終很擔心開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