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回到「+0」可能性低! 當前把個案控制在可容忍範圍

回到「+0」可能性低! 當前把個案控制在可容忍範圍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期待回到「+0」,恐怕可能性低!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冠增加17例本土病例、6例死亡、10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一旦有社區感染與社區傳播,要恢復本土零新增可能性就非常低,目前最主要的任務不是台灣「清零」,而是把疫情控制在容許範圍。


回到「+0」可能性低! 當前把個案控制在可容忍範圍

▲7月14日新冠新增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17例本土與6例死亡 80歲男沒有接觸史確診1個月後死亡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17例本土病例,當中9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分別為11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7月7日至7月13日;統計5月11日至7月12日累計公布14,074位確診者,已有11,964人解除隔離,占確診人數85.0%。


陳時中接著說,6例死亡個案,為5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7月3日,確診日介於5月19日至7月5日,死亡日介於7月10日至7月12日;案13234年約80多歲,沒有接觸確診個案史,6月10日出現發燒與呼吸困難,14日住院次日確診,7月12日死亡。


回到「+0」希望不高 目標控制在可容忍範圍


許多人都在期待回到本土無新增確診,但許多國家疫情都在起起伏伏,陳時中指出,當社區感染與傳播發生,要真正無新確診「+0」可能性很低,社區可能出現無症狀感染者,就會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或是在篩檢中被發現,去年能夠「+0」很高興,但現在最重要的是能控制社區疫情。


陳時中強調,大家必須持續戴口罩勤洗手,在公共衛生規範內,把疫情控制在可容忍範圍內,如果能夠「+0」還是很高興;另外,針對台灣新冠死亡率較高質疑,陳時中特別說,比較國際數據,台灣沒有特別高,整體來說要看每百萬人死亡數,也要看防疫措施實施度與整體醫療效果。


回到「+0」可能性低! 當前把個案控制在可容忍範圍

▲7月14日本土新冠疫情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境外移入10例 全台總計15,328例確診病例


指揮中心補充,今日新增10例境外移入個案,為9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分別自緬甸(6例,為同一班機乘客)、英國、日本、印尼及茅利塔尼亞入境,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日介於6月30日至7月11日;全台累計15,328例確診病例,累計753例死亡個案。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登記疫苗了嗎? 疫苗預約平台操作常見問答集懶人包
▸接種莫德納疫苗打針處可吸金屬物 真能成「萬磁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示意圖-非本人圖來源百度知道) 可能是肝火旺的緣故吧,從小一上火就很容易口腔潰瘍,這看起來小小不起眼的毛病,一旦發作可真是要命,有一次甚至半夜把我給疼醒了,只要一潰瘍根本就別想享受美食,嚴重時一日三餐都是問題,為了根治各種各樣的噴劑、貼片、維生素丸、牙膏用了不計其數,但也都只是一時之...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藥王孫思邈的 13 個養生秘笈  據新唐書載,孫思邈他出生於西魏,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善於談老子、莊周之道,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兼好釋典。   孫思邈因從小多病,「湯藥之資,罄盡家產」。當時百姓都大多很貧苦,很多人因為沒錢治病而死去,因此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指出,針對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民眾,多半會建議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但根據103年基隆市的資料顯示,有高達4成的民眾拒絕接受大腸鏡檢查。其實,糞便潛血陽性指的是腸道出血,造成原因包括腫瘤、息肉、痔瘡、缸裂、發炎、潰瘍、憩室、血管異常等,而統計資料顯示,糞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思筠,今年8歲,就讀國小2年級,各方面表現優異,思筠媽媽驕傲的說,思筠不僅功課好,今年得到第8個獎學金了,平時熱愛舞蹈,已順利走過近5年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的日子,她們用行動證明,只要控制好血糖,跟其他孩子沒有什麼不一樣。 媽媽回憶說,思筠3歲半時,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