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再動不動全校停課! 1/3或10班以上確診才暫停實體課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551例本土個案,再創今年新高,這一波疫情校園也是重災區,到底停不停課惹來家長抱怨,教育部部長潘文忠今(12)日公布統一標準,改以班級為單位,學校有3分之1以上班級或全校達10班以上班級暫停實體課程10天,該校得實施全校暫停實體課程,該校教職員工生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潘文忠下午親自出席指揮中心的疫情記者會,強調教育部經與指揮中心討論後,決定修正「校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暫停實體課程實施標準」,以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及其篩檢結果,決定暫停實體授課的範圍、期限,及恢復實體課程時機。

潘文忠說,隨著近期疫情的演變,加上這二年的防疫經驗,發現有不少學生雖然確診了,但本身沒有任何症狀 ,一停課反而造成受教權益問題,加上家長也有必須輪流照顧孩子的問題,因此才決定採用新的停課標準,兼顧孩子受教權益跟家長照顧負擔。

教育部強調,各級學校如有發生教職員工生為確診個案,依據指揮中心公布的「COVID-19確診個案與接觸者自主應變機制」,處理原則如下:

當校園出現確診個案時,由學校「防疫長」依據學校持續營運計畫,提供確診個案足跡資料(如教師授課班級、學生在校上課紀錄及活動歷程等),並配合疫情調查由衛生單位匡列「確診個案之密切接觸者」。

壹、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一、確診個案就讀班級之學生,因長時間共同生活學習生活,均列為「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此班級於居家隔離期間暫停實體課程10天,待篩檢結果全數為陰性,則全班恢復實體課程。

二、疫情調查期間,確診個案校內活動足跡之「接觸人員」(包含修課、授課、參與社團、搭乘交通車、同住宿舍、校內餐廳用餐…等),該等人員暫停實施實體課程1至3天,並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學校亦應進行環境清潔消毒。

三、衛生單位依學校提供確診個案校內活動足跡資料進行疫情調查,視疫情調查結果:

(1)確診個案授課/修課班級如無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恢復實體課程。

(2)確診個案授課/修課班級如有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須居家隔離並進行篩檢;密切接觸者篩檢結果如為陰性,其授課/修課班級恢復實體課程;如密切接觸者之篩檢結果為陽性,則重新進行「確診個案」相關人員之調查造冊流程。

四、疫情調查結果,學校有三分之一以上班級或全校達十班以上班級暫停實體課程10天,該校得實施全校暫停實體課程,該校教職員工生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五、短期補習班及幼兒園等,比照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規定。

貳、大專校院

一、疫情調查期間,確診個案授課/修課之班級;以及確診個案參與社團、搭乘交通車、同住宿舍、餐廳用餐等活動足跡之接觸人員,實施暫停實體課程1至3天,人員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學校並應進行環境清潔消毒。

二、衛生單位依學校提供確診個案校內活動足跡資料進行疫情調查,視疫情調查結果:

(1)確診個案授課/修課班級如無密切接觸者,恢復實體課程。

(2)確診個案授課/修課班級如有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須居家隔離並進行篩檢;密切接觸者篩檢結果如為陰性,該授課/修課班級恢復實體課程。密切接觸者之篩檢結果為陽性,則重新進行「確診個案」相關人員之調查造冊流程。

三、學校1/3以上科、系、所之班組暫停實體課程10天,該校得實施全校暫停實體課程,該校教職員工生應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四、學校或校(區)暫停實體課程實施期間,得縮減上課週數,採一學分十八小時彈性修課,以線上課程或於週間補課等方式辦理。

不再動不動全校停課! 1 3或10班以上確診才暫停實體課程 不再動不動全校停課! 1 3或10班以上確診才暫停實體課程 不再動不動全校停課! 1 3或10班以上確診才暫停實體課程 不再動不動全校停課! 1 3或10班以上確診才暫停實體課程 不再動不動全校停課! 1 3或10班以上確診才暫停實體課程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居隔居檢人數大爆滿「難出門採檢」 莊人祥:期滿前採檢全改快篩

破5字頭「本土+551」再創今年新高! 17縣市中新北162例最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五官變化與健康(一)眼睛忽然看不見東西了,這是肝功能衰弱的標志(二)嗅覺越來越不靈了,這是肺功能衰弱的標志。(三)嘴唇感覺變遲鈍了,這是胰臟功能衰弱的標志。胃部受到侵害時,嘴唇會變得幹燥甚至破裂。(四)耳朵聽不清聲音了,這是腎功能衰弱的標志。腎功能受阻多.是坐著工作的人,所以,久坐不動的人更應註意...

閱讀詳情 »

引起手麻常見原因引起手麻較為常見原因的有以下幾種:上肢神經卡壓: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徵”;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

閱讀詳情 »

隨著高齡人口增加,失智症已成為全人類最需要重視的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有 3,560 萬人罹患阿滋海默氏症,且每年以 770 萬名新病例持續增加中,因此開發有效的治療方式為當務之急,但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在近十年中,超過 99% 的藥物試驗都以失敗告終。 美國克里夫蘭醫院盧洛夫...

閱讀詳情 »

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推出臍帶血商業化保存的定型化契約,並提醒民眾仔細考慮再做決定;臍帶血專門醫師則明白地說,現有的醫學技術能用臍帶血治療的疾病有限,許多迷思需要釐清。其實,臍帶血仍然具有很多利用價值,讓我們來看一下最近一年以來醫學界對於臍帶血的醫療用途有什麼研究進展,並且期待他們能夠早日應用。 更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