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社交距離APP取代實聯制!莊人祥點名首波適用餐廳、運動 超商還不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推動「台灣社交距離APP」取代實聯制,第一波適用場所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2)日點名,鼓勵特定的場所,包括餐廳、運動中心、市場、演唱會、宗教繞境活動等,可以先搭配使用,在進入這些場域時只要出示APP畫面,就得免用其他實聯制措施,不過,超商因為不容易確認就不建議用「台灣社交距離APP」替代實聯制。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已優化「台灣社交距離APP」實聯制措施等相關功能,希望鼓勵民眾多多下載使用。

指揮中心資訊組組長簡宏偉強調,「台灣社交距離APP」在通知確診個案相關接觸者上,較現行的實聯制做法更為快速且精準,用戶的APP每15分鐘會產生1個隨機ID,並利用藍牙訊號記錄曾接觸的隨機ID,APP每日比對確診者上傳的隨機ID,一般民眾僅需開啟藍芽功能,如經配對出曾與確診者有接觸紀錄,APP便會發出警告通知以提醒用戶,達到實聯通知的效果。

簡宏偉說,「台灣社交距離APP」目標希望達到1300萬次安裝,約占15到64歲族群的80%。

外界最關心「台灣社交距離APP」什麼時候可以替代實聯制?莊人祥強調,目前還是鼓勵性質,鼓勵特定的場所來優先使用,包括餐廳、運動中心、市場、演唱會、宗教繞境活動等,尤其是無法戴口罩,又會待上一陣子的收票場所等。

莊人祥說,「台灣社交距離APP」頁面會有時間動態的顯示,仍希望搭配實聯制,在場所有用APP就不用實聯制,因為未來如果發現有任何確診者,只要接觸超過2分鐘、距離2公尺以內的人就能接到通知,是更迅速的。

指揮中心指出,「台灣社交距離APP」在民眾廣泛使用下才能發揮最大成效,為提高「台灣社交距離APP」使用率,也將鼓勵公務機關及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的工作人員安裝使用,並鼓勵一般民眾一起使用。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再動不動全校停課! 1/3或10班以上確診才暫停實體課程

居隔居檢人數大爆滿「難出門採檢」 莊人祥:期滿前採檢全改快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一位45歲的鄭先生在騎乘機車時感到風沙飛進眼睛,一開始並不以為意,稍微揉揉眼睛,以為不適感一會兒就過去了,但症狀不但沒有緩解,眼睛開始發紅刺痛,還導致視力減退。就醫求診後發現,右眼角膜有異物,醫師將其移除給與抗生素藥水,但流淚的情形還是持續發生,於是自行將眼睛包裹起來,沒想到卻引發更劇烈的疼痛,...

閱讀詳情 »

每37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讓人心驚膽跳!防治大腸癌,從飲食做起,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少吃紅肉,多吃蔬果、優酪乳及高纖維質食物,減少糞便停留腸道的時間,降低壞菌與毒素的影響,大家趕快照著做喔!台灣癌症基金會進行「大腸癌與大腸瘜肉認知」調查,發現6.8%的受訪者患有大腸瘜肉,依人口比例推估,人數達71...

閱讀詳情 »

子宮頸抹片要每年都做,否則存在偽陰性問題,仍有罹癌危機!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屠乃方表示,子宮頸抹片檢查能夠揪出子宮頸細胞有無癌變,不過準確性並非100%,約2成會出現偽陰性,但是只要連續3年定期篩檢,機率將下降到千分之8以下。子宮頸癌為女性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統計,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皆占台灣女...

閱讀詳情 »

生理時鐘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生理時鐘的失調,不僅會影響睡眠也會影響身體的內分泌,但到底什麼是生理時鐘呢?  身體很多功能都存在一種特定節律,一段時間就會有個循環,亦可稱為生理時鐘。 關於睡醒的內在生理時鐘其實與外在時間是不同的,大約24.2-24.3小時左右。 內在的生理時鐘因較長,所以晚睡晚起是常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