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只中暑 室內外溫差逾8.5℃也可能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不只中暑 室內外溫差逾8.5℃也可能心肌梗塞

一名70歲老先生中午在公園運動時突然昏倒,緊急送醫檢查為急性心肌梗塞,醫療團隊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打通阻塞的心臟血管並置放支架,兩周後,老先生順利地出院。「人家說心肌梗塞都是天氣冷、寒流時才會發作,怎麼我老伴會在夏天發生呢?我還以為是天氣熱中暑昏倒。」老先生的妻子不解地問。 

高溫導致血液黏稠、膽固醇上升,增加血栓形成機會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蘇彥伯表示,心肌梗塞或急性冠心症,隨著供應心臟養分的冠狀動脈因年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等因素逐漸退化,產生斑塊堆積在血管內皮中造成阻塞,進而造成心肌缺氧和胸悶、胸痛等症狀。日積月累的斑塊若造成冠狀動脈血流的急性阻斷,甚至可能造成休克或猝死。

一般而言,冬季氣溫度驟降,容易造成血管收縮甚至痙攣,這時原本狹窄的血管會變得更嚴重,而引發急性症狀,這也是為什麼大眾普遍覺得心肌梗塞好發在冬天。其實夏季氣溫超過30℃時,發生急性冠心症的風險也會漸漸升高,當溫度超過31.5℃,風險會增加近3成;每上升1℃,整體的死亡風險會增加3%,若患者伴隨有糖尿病,更會增加冠心病死亡的風險。

為什麼高溫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學理上來說,溫度上升會導致血液黏滯性增加、膽固醇上升、血管內皮受損,進而增加血栓形成機會。高溫造成的體液減少更會加重上述現象,過度的脫水在某些患者身上甚至會發生低血容休克,或是因電解質不平衡而發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高溫,許多研究也發現,處在忽冷忽熱過高的溫差(大於8.5℃),或是缺乏空調而持續悶熱的室內環境下,一樣會增加急性冠心症發生的風險。台灣的氣候不時有破紀錄的高溫或日夜溫差變化劇烈情形,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可不慎! 

三高、抽菸、糖尿病及洗腎患者,屬於高風險族群
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是胸悶、胸痛,疼痛可以連到肩膀、後背或頸部,同時伴隨頭冒冷汗、喘不過氣等,嚴重時會造成低血壓休克、甚至心律不整或心臟停止而昏厥或猝死。有抽菸習慣、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功能不全或洗腎患者、高齡等都屬於高風險的族群。

預防方法為高溫警訊時避免從事劇烈戶外活動,外出時做好遮陽,避免陽光直曬,同時補充足夠水分避免脫水。室內環境保持涼爽通風,空調溫度設定在26~27℃,不但省電,還可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反而造成不適,甚至增加急性冠心症的機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我們之前解釋過為什麼我們有時快睡著時會突然抽搐一下,不過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個時機會常抽搐…至少廣大的男性同胞應該會同意我吧,那就是你快尿完的時候。   這種現像在中文俗稱“尿震”。很多男性都會有這種狀況,但女性就很少碰到了。所以在此為女性同胞解釋...

閱讀詳情 »

在山東人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大蒜和大蔥,這是山東人胃癌發病率較低的原因之一。因為大蒜提取物能降低致癌物亞硝酸鹽含量,而大蔥富含硫化丙烯,可抑制胃腸道細菌把亞硝酸鹽轉為亞硝胺,阻斷致癌過程。因此,防胃癌不妨學學山東人,適當生吃點大蔥和大蒜,同時也要少吃醃菜、幹鹹魚、鹹肉等,以免過多攝入亞硝酸鹽而使其轉...

閱讀詳情 »

天氣轉涼,感冒、過敏的人也隨之增多,但擤鼻涕太用力卻很容易出現問題。下面這名英國女子用力擤鼻涕後竟然眼睛腫成了高爾夫球大小。醫生診斷後發現她的眼部軟組織氣腫,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壓迫視神經,導致失明。   ▼她用力擤鼻涕後眼睛腫了起來。 當時這名眼睛腫起來的32歲女子來到醫院急診室,表示自己擤...

閱讀詳情 »

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為這很可能是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剩造成的。 【醫師建議】平時儘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飽,否則容易陰虛、肝陽上亢。每天沖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鼻子出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