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只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磷酸鹽過量會使人怠惰、燃脂力下降

別小看磷酸鹽攝取過量對人體的影響!除了目前醫界已知,磷酸鹽攝取過量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的可能性外。近期研究更發現,不論在小鼠實驗或是人體實驗中,磷酸鹽長期攝取超標,更會讓身體變得怠惰、運動能力變差,使燃燒脂肪的能力大幅下降!

不只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磷酸鹽過量會使人怠惰 燃脂力下降

動物及人體實驗證實,磷酸鹽攝取過量易使脂肪燃燒力下降、新陳代謝變差

根據發表於美國心臟學會發行的《循環(Circulation)》期刊,由美國德州達拉斯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School)醫學研究中心Dr Wanpen Vongpatanasin博士與團隊進行的最新研究報告中,就分別以動物實驗與人體實驗,來探討高磷酸鹽飲食對健康所帶來的影響。

該研究指出,當研究人員進行小鼠實驗,分別給予兩組健康老鼠,一組維持均衡飲食,一組餵食超過3倍磷酸鹽攝取量,持續12週後,對兩者進行一樣的運動能力測試。

結果發現,接受高磷酸鹽飲食的小鼠在跑步機上花費的時間更少,運動時吸收的氧氣力也較低,且身體燃燒脂肪的能力也大幅下滑。進一步分析後更發覺,接受高磷酸鹽飲食的小鼠體內,負責操控脂肪、細胞新陳代謝的5,000種基因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化。

除了小鼠實驗上出現顯著的差異外,研究人員也進一步進行相關的人體實驗。在以追蹤器監控分析1,603位18~65歲的健康成年人7天的活動行為,並進一步抽血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磷酸鹽含量偏高者,其生活型態更偏向久坐不動,由此可知高磷酸鹽與人體體能、活動減少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不只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磷酸鹽過量會使人怠惰 燃脂力下降

磷普遍存在於各類食物中,但有一些食物及食品的磷含量較高,屬於高磷食物,如全穀類、新鮮肉類/海鮮、內臟類、奶製品、核果類及豆類等天然食材。

有機磷VS無機磷吸收力大不同 醫師這樣說

但到底什麼是磷酸鹽,一般民眾又是如何接觸、食用到它呢?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表示,磷普遍存在於各類食物中,但有一些食物及食品的磷含量較高,屬於高磷食物,如全穀類、新鮮肉類/海鮮、內臟類、奶製品、核果類及豆類等天然食材,以及酵母類、巧克力、乾燥海產品、碳酸飲料、加工肉品等加工食品。

既然天然食物中也有磷的存在,那也讓人不禁想問,這樣磷酸鹽超標的問題不就很容易發生嗎?對此顏宗海醫師解釋,事實上磷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正常成人血液中磷離子濃度為2.4~4.7 mg/dL,過高或過低的血磷濃度,對健康都有影響。嚴重的低血磷症可能會有肌肉無力、橫紋肌溶血症、意識不清,甚至還有引起心肺衰竭的可能。

磷又可分為「有機磷」與「無機磷」2大類型。無機磷主要則存在於巧克力、加工魚/肉品、碳酸飲料等加工食品中;而有機磷主要存在於新鮮的肉魚類、全穀類、核果類、內臟等天然食物裡。

不只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磷酸鹽過量會使人怠惰 燃脂力下降

磷又可分為「有機磷」與「無機磷」2大類型。

無機磷的生物利用性較高,容易被人體吸收,而有機磷的生物利用性較低,不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腎功能不全或洗腎的民眾若過量攝取加工食品,可能導致高血磷症。

不只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磷酸鹽過量會使人怠惰 燃脂力下降

磷酸鹽普遍被食品加工業者做為合法添加物使用,廣泛運用於各類魚丸、肉丸、漢堡肉、重組牛肉等加工食品中。

磷酸鹽是合法食品添加劑 每公斤含量不得超過3公克

由於磷酸鹽具有保水、黏著、抗氧化、防腐、抑菌、增加風味、避免食物結塊的作用。因此,為了延長加工肉品的保存期限與增加口感、美觀度,磷酸鹽普遍被食品加工業者做為合法添加物使用,廣泛運用於各類魚丸、肉丸、漢堡肉、重組牛肉等加工食品中。

目前國內法規也允許,在每公斤的加工肉品磷含量不得超過3公克的標準下,含磷結著劑可於肉製品及魚肉煉製品的食品製造、加工過程中使用。所以,民眾可能因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而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磷攝取量過高。

磷酸鹽攝取量超過這數值,恐藏下列健康隱憂 腎功能不全者更要當心

顏宗海醫師指出,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來看,一般成人每日的磷建議攝取量為800毫克,而13歲到18歲青少年則為1,000毫克。若長期攝取過多的磷酸鹽,可能潛藏下列健康隱憂:

高血磷症——

磷離子會經由腎臟排出,若長期大量攝取高磷食物,對於腎功能正常者可將多餘的磷離子排出。但對於腎臟功能不良或慢性透析(洗腎)的族群,磷將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可能會導致高血磷症的發生,出現腹脹、腸阻塞、便祕等症狀;甚至引起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腎性骨頭病變等等。

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增——

另外,由於磷酸鹽會和人體內的鈣離子結合,沉積於軟組織當中。因此嚴重高血磷症患者可能合併有血管或軟組織鈣化,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最後,顏宗海醫師叮嚀腎功能不全或洗腎的患者,應減少攝取高磷食物或食品的攝取,日常生活中也應秉持少油、少鹽、少糖及低普林的飲食模式。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0/714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俗話說:「中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真的如此嗎?開業中醫師吳明珠表示,雖然服用西藥或中藥,都有治療疾病的功效,不過中藥確實能夠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有助強化身體機能。古人將中藥分為上品、中品及下品,總共3品,各有適合服用的時機。 上品藥材 可補氣、通血 吳明珠中醫師說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七夕情人節後,有很多人開始後悔了!因為沒有做好避孕措施,以致擔心會不會因此而懷孕。對於想要去藥局自行購買事後避孕丸的女孩們;婦產科醫師則是提醒,最好先就醫檢查確認,再來看應該如何處理,才是正確且安全的做法。 害怕懷孕是恐懼多於危險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張帆表示,很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感冒時,你也習慣吃烤橘子舒緩症狀嗎?但要小心,目前研究上仍未證實,尤其若屬於涼症,這時再吃熱橘子,恐造成反效果;中醫師羅明宇指出,雖然烤橘子有清熱化痰的效果,但若以為咳嗽吃熱橘子,不需就醫就能逐漸痊癒,恐怕還是得依照患者體質而異。 橘子加熱變溫熱性 發揮祛寒效果 橘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年近50的菜販徐先生,因長期抽菸、將檳榔當零食嚼,牙齒蠟黃、口氣不佳,口腔內也出現麻木、疼痛感,聲音沙啞、吞嚥不易等症狀,原本以為只是口腔常嚼檳榔造成的口腔疲勞,就醫後證實已罹患口腔癌。 口腔癌死亡率第5 每年人數增2倍 惡性腫瘤已連續蟬聯33年的10大死因,根據衛生署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