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同體型減肥的TIPs

不同體型減肥的TIPs

總有人抱怨減肥持續很​​長時間,但效果不明顯;也有些人無論如何也減不下來:甚至也有些人擔心減的過快,會出現其它營養問題等等?究竟該如何控制自己的體重,保持理想的身材呢?不同體型的人是否有不同的減肥策略?

其實一些人說的減肥就是理想體重的維持,如果通過運動和營養的方式達到,也就是良好生活方式的養成和維持過程。對於不同體型的人,該如何掌握呢。

超重且皮脂太厚型:這類人體質較弱,日常生活中,爬幾級樓梯就會“氣喘如牛”。這類人應該多做有氧運動,消耗脂肪。增加靜態的伸展和拉伸運動,以強化肌肉骨骼。但不要做過度激烈的運動,身體狀況不好就要停止運動,不可操之過急 ​​,這類人需要長期的運動和營養控制。但飲食上絕不能過度節食,要保證營養均衡。由於要求規律運動,在平時的膳食中不能急劇減少糖分,以免血糖下降,引起疲勞感增加。

豆芽菜型:以身體瘦弱、脂肪少、肌肉力不強、體力不佳者為主,這類人主要不是減肥,而是通過運動改善健康,提高肌肉質量。選擇運動時應該先慢慢鍛煉好基本體力 ​​,逐漸強化肌肉力量、持久力,再重點進行肌肉力量訓練,如採用槓鈴或啞鈴發展四肢大肌肉群力量,使肌肉壯大,參加有氧運動、跳繩、游泳等動態運動。瘦弱型的人要特別注意飲食。應多攝取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以增進內臟機能,增強肌肉力,還要多攝取維生素類。

局部脂肪累積型:體重在標準體重範圍內或上限,但其上臂部、臀部以及腹部到大腿的脂肪超過標準。這也是絕大多肥胖型人的特點。只要肌肉和關節沒問題,可參加任何運動,如:球類運動、游泳、跑步等,有氧運動更好。對於平時不是經常運動,就不能突然的劇烈運動。注意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的整理活動。對於局部肥胖的,要強化局部肌肉力量。飲食上只需注意營養均衡、適度攝食、少吃夜宵,不過量攝取含脂肪多的食物即可。

體弱臃腫型:看起來瘦弱,但卻有很多脂肪型。肌肉力量和內臟器官的功能往往不強,體力不好。這類人適合的運動是步行、爬樓梯、跳繩、游泳等能使脂肪燃燒的運動。飲食應該避免暴飲暴食,少吃甜食,少吃脂肪量高的食品,但要注意高蛋白食品的攝取。

運動和營養結合,是維持理想體重的最佳組合,在實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案,記住沒有最好,只有適合自己的,運動方面要採用“因人而異”和循序漸進原則。營養方面遵循科學合理的搭配原則。只要持之以恆,健美的身材就會與你相伴。(史仍飛 文)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正是最適合邁入青春期的小孩服用中醫轉骨方的好時機。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兼具西醫兒科專科醫師執照指出,中醫轉骨的主要課題並非只吃補藥,而是「基本功」的養成,也就是培養「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預防保健」等良好的生活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暉致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Viatris)是由全球知名的美商跨國藥廠輝瑞普強 (Upjohn)和邁蘭 (Mylan) 合併成立的新型態全球性醫療保健公司,於公司新成立就榮獲2021「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的肯定,跨出漂亮的第一步。評比項目均領先同業 暉致台灣展現向心力、打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彰化報導】1位88歲阿嬤在處理魚類時,左手不小心被魚鰭刺傷,傷口不到1公分,卻開始局部紅腫熱痛,且在幾個小時後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經送醫後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經清創、完整抗生素治療後順利出院。 彰化基督教醫學中心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晏任醫師提醒民眾,中秋節將至,與家人團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乳癌是全球女性發生率最高癌症,也是國內女性十大癌症第1名,目前常見主要採用外科切除,配合放線性放射線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衛福部國衛院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開發出「戒指形高能聚焦超音波系統」,能大幅減少放射線導致胸部、心肺、皮膚燒傷機會,腫瘤也能有效消融。 國衛院研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