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遭魚蝦貝類刺傷感染創傷弧菌 可能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遭魚蝦貝類刺傷感染創傷弧菌 可能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NOW健康 陳盈臻/彰化報導】1位88歲阿嬤在處理魚類時,左手不小心被魚鰭刺傷,傷口不到1公分,卻開始局部紅腫熱痛,且在幾個小時後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經送醫後確診為「創傷弧菌」感染,經清創、完整抗生素治療後順利出院。


彰化基督教醫學中心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晏任醫師提醒民眾,中秋節將至,與家人團聚時,可能會以烤肉方式來度過中秋節。雖然目前許多縣市中秋節不開放非家人間聯歡烤肉,但若與同住家人烤肉時,海鮮食材需要特別注意並清洗乾淨,大部分海鮮都可能會有「創傷弧菌」,若處理時不慎被刺傷,也可能會引發感染,若出現發燒、畏寒、患部紅腫熱痛等症狀時,必須儘快就醫;另外,食材生熟食要分開,避免感染各式病毒和細菌而造成腹瀉,千萬別輕忽。


收治88歲阿嬤的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林記賢表示,當時以即時床邊超音波為阿嬤檢查,發現左手影像上有典型的鵝卵石形狀積液表現,隨即聯繫整形外科醫師做清創手術,最後確診為「創傷弧菌」的感染,如果未即時處理,組織可能在幾小時內嚴重壞死,甚至有致死的可能。


台灣民眾炎夏時節也會到沙灘戲水,沿海養殖漁業發達,民眾食用海鮮的機會很多。溫暖(約攝氏20度)及中低鹽度海域的環境有利於「創傷弧菌」的生長。如果接觸到受該菌汙染的海產、身上傷口碰到海水,或遭海生魚貝類、魚具刺傷等,都可能是創傷弧菌進入人體的致病途徑。


健康民眾受到感染,偶有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但是年老、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便容易感染創傷弧菌並進入血液中,造成發燒寒顫、手足部水泡及壞死現象,傷口潰爛蔓延,甚至造成敗血性休克,死亡率可達百分之50。


根據文獻顯示,台灣創傷弧菌的盛行率每年大約數10位病患,但此感染並非法定傳染病,實際案例應該更多。因台灣海域的溫度通常大於18℃,因此大部分的症狀都出現在4到10月,尤其6到8月夏天的時候為疾病高峰期。


2020年,韓國衛生部也曾發布公告截至8月累計37例,逾2019年同期2倍,另至少5例死亡。並呼籲免疫系統較弱之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預防。2020年11月美國衛生部也公布佛羅里達州(以海灘文化聞名)累計20郡33例,其中6例死亡,病例數及死亡人數皆較2019年總數(27例,2例死亡)為高;該州自2008年迄今累計近450例,其中116例死亡。就算在先進國家,此菌的致死率依舊很高。


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副主任謝貝尤醫師提醒民眾,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包括潛在肝病患者,需特別注意預防創傷弧菌感染,以下提供一些注意事項:


遭魚蝦貝類刺傷感染創傷弧菌 可能敗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年老、慢性肝病、肝硬化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便容易感染創傷弧菌並進入血液中,造成發燒寒顫、手足部水泡及壞死現象,傷口潰爛蔓延。(資料來源/彰化基督教醫學中心;圖/NOW健康製作)


另外,如有被海鮮刺傷或有傷口接觸海水,隨後出現發燒、畏寒、患部紅腫熱痛等症狀,必須儘快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帕金森氏症用藥症狀仍未解 突破細胞間質環境盲點有救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俗話說得好,「病來如山倒」。 實際上,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在突發前都有一些身體上的先兆,只不過沒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罷了。   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我們應該對人體發出的不良信號,給予足夠的重視,避免釀成大禍。     頭暈頭昏     ...

閱讀詳情 »

常與寵物同睡當心「條件性失眠」   許多養寵物的人會讓「喵星人」、「汪星人」睡在自己的床上。研究發現,與寵物同睡,雖然感染人畜共患病的風險不大,甚至還不如和孩子同睡那麼麻煩,但是一些人習慣和貓狗同睡,一旦獨自睡就容易出現「條件性失眠」,跟習慣開燈或者抱枕頭睡覺類似。同時心理專家提醒,與寵...

閱讀詳情 »

許多時候,看到身邊一些聰明又可愛的女子,享受著愛情,追逐著成功,因為懷孕計畫還比較遙遠,她們並沒有對此投入太多關注,她們會在極度疲倦時點起一支香菸,一閃念:「懷孕前提前半年戒掉它!」殊不知,她們已在渾然不覺地透支著女人最重要的一項天賦——生育能力。   一大透支:...

閱讀詳情 »

    你在洗澡後,喜歡掏耳朵嗎?耳朵是一個重要的器官,同時也比較脆弱,需要好好保護。由於耳朵裡面的耳屎不斷出現,時不時的需要挖一挖,但是,挖耳朵也要特別小心,要選好時機和工具,如果在洗澡時掏耳朵,可能會影響耳部的健康。因為,此時耳朵比較濕,容易受外界的刺激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