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冰箱展示櫃上排滿了各式各樣的「奶」製品,看來都差不多,其實每種各有千秋,聰明的你得好好研究一番,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營養奶飲!
1. 豆奶(豆漿)Soy Milk
適合:如果你吃素或不能攝取奶製品,豆奶的蛋白質是少數比得上牛奶的乳品。
不適合:「如果你有甲狀腺方面的疾病或有乳癌家族病史,請不要喝豆奶,因為黃豆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可能擾亂人體荷爾蒙。」《The Whole Soy Story》一書作者Kaayla Daniel說。吃多少黃豆才算過量目前仍無定論,不過專家建議女性一天最多不超過兩杯為宜。
提醒你:豆奶缺乏鈣、維生素D及維生素B12,因此請選擇強化豆奶,或攝取多種維生素,營養學專家表示。
2. 杏仁奶Almond Milk
適合:如果你正在尋找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的低卡飲品,含有豐富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杏仁奶是健康脂肪的好選擇。
不適合:如果你對堅果類過敏或是蛋白質攝取不足,請不要飲用,因為每杯杏仁奶只含2公克而已(多數女性每天需要攝取50公克到65公克。)
提醒你:杏仁奶雖然喝起來有香甜風堅果味,但不加糖的杏仁奶每杯熱量只有40大卡。
3. 米奶Rice Milk
適合:如果你對豆奶和牛奶都過敏,甚至其他各式乳品都不喜歡的話,米奶(不是米漿喔)是不錯的選擇。
不適合:如果你需要蛋白質,米奶幾乎可說是零。
提醒你:就營養價值來看,米奶並沒有過人之處,但由於脂肪含量特別低,因此特別適合需要低脂飲食的族群。
4. 原味牛奶Milk
適合:如果牛奶是你蛋白質主要來源,一杯牛奶含有8公克蛋白質 — 幾乎等同一顆蛋。而8盎斯(約226公克)的牛奶還能提供每天所需1/3的鈣質及多數女性都攝取不足的維生素D。建議你可選擇脫脂或低脂牛奶以減少過多脂肪及卡路里。
不適合:如果你是乳糖不耐者、或對奶製品過敏的話,就略過它吧!
提醒你:牛奶仍然是營養專家的首選。喝牛奶是獲取鈣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最快最方便的方法。
奶類攝取不足怎麼辦?
你需要補充鈣質。年輕女性普遍缺乏鈣質,食物裏的鈣比藥丸的鈣成份容易被身體吸收,但要吃到每天1,000mg的建議攝取量並不容易。一杯牛奶(300 mg)加一杯優格(300mg)都還沒那麼多。鮭魚和深綠色葉菜也有一點,但你還是需要額外加強。
該怎麼吃:如果你的綜合維他命有250mg以上,其他可由飲食取得,就OK了。否則,請記得吃點補充食品!
延伸閱讀
♥ 3種食物吃了心情就變好
♥ 營養學專家分享14天瘦身成功7大飲食秘訣
♥ 向專家取經!三招讓你變身居家清潔達人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綜合維他命lcd mon居家清潔 台中居家清潔 新竹0mg 遊戲派對山藥功效 荷爾蒙ole cafeole dbole misshot heart嘴破 維他命ikea 展示櫃奶製品過敏綜合維他命 推薦養身善存綜合維他命ole cafe 歐雷咖啡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綜合維他命b群綜合維他命 推薦孕婦綜合維他命綜合維他命功效綜合維他命什麼時候吃素寶丁綜合維他命兒童綜合維他命蜜蜜熊綜合維他命滴劑
相關推薦
500萬劑BNT疫苗採購破局! 陳時中公開證實說明原委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為何我國採購疫苗一波三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月17日上午在Hit Fm《周玉蔻嗆新聞》廣播節目中直言「有人不希望台灣太高興。」,其中因素眾多,可能有因商業關係或政治意涵,無法斷定。 針對疫苗採購部分,外傳指揮中心曾採購輝瑞(BNT)疫苗,但卻因BNT亞...
閱讀詳情 »受惠造血幹細胞捐贈 血癌婦異體移植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四十三歲的羅女士2019年底發現身體常有大片瘀青,且愈來愈疲憊,從一樓走上二樓就又累又喘,幾乎無法正常生活,就醫確診是骨髓纖維化。隨著造血功能愈來愈差,必須週週輸血,去年底到臺中慈濟醫院接受異體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原發性骨髓纖維化 恐造成急性血癌臺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
閱讀詳情 »寒假過後近視度數飆3倍 研究指出學童度數過高恐失明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寒假期間,家長們常擔心孩子交友狀況、課業成績,是否長時間上網打手遊,或是追劇、緊盯電視、電腦螢幕,眼科醫師提醒,近視是不可逆的,不少學童過了暑假寒假,近視度數暴增,原來只是假性近視,卻變真近視,永遠必須戴上眼鏡來矯正視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部部主任方怡謨表示,近視...
閱讀詳情 »油炸食品暗藏心血管疾病危機 每周吃超過這個量風險增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油炸食品的美味,讓大部分的人都很喜歡吃,但卻暗藏危機。最近1項新的研究顯示,每周只要食用超過4盎司的油炸食品(約等於113公克),就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研究發布在《心臟雜誌》(HEART)。 中國的研究人員將19篇先前發表過的研究加以分析,結合來自17個研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