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安全感! 原來是罹患思覺失調症

不安全感! 原來是罹患思覺失調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會有不安全感嗎?還是你周遭的親友會有不安全感呢?若是此不安全感情況一直持續,有可能是出現精神疾患,最好是立即就醫診治;臨床上,就有一名男子,經常有不安全感,之後被診斷罹患思覺失調症,所幸以藥物治療後,病況有所改善。

常覺得有人搞破壞

收治這名男子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該名男子60歲左右,目前已退休,原本任職於金融機構,負責ATM業務,每天都要把錢登記好,以及金額是否正確;然而,他卻對此工作充滿不安全感,經常覺得有人會針對他搞破壞。

壓力是最後一根稻草

這名男子一個人獨居,他不但會覺得別人看他一眼都是有計謀,並且常覺得有人在監看他,心中充滿了不安全感,之後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還出現幻聽、妄想;陳大申醫師指出,經由診斷發現,他因為腦中多巴胺影響,以及壓力,進而促使他誘發思覺失調,而壓力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應積極就醫

很多人都會出現不安全感,例如發生重大事件後,會因為壓力而有防衛機制,事件過了之後,就會慢慢好了,但是也有人會無法釋懷。陳大申醫師進一步指出,例如有人發生車禍,車禍後,往往會對於重回事發地點感到不安全,但是會逐漸恢復正常,但是也有人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會有焦慮、憂鬱、恐慌等情況;所以,如果有出現不安全感時,應積極就醫診治,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避免病況加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2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文/基因線上 by ULA YANG】新冠肺炎大流行中,全球原料藥供應受到威脅,藥物開發及生產過程從過去集中在少數國家與地區的情況,轉趨全球化,產業鏈的結構逐漸改變。孰料疫情尚未停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少影響上百個正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造成延誤,掀起生技製藥界另一波恐慌潮。 俄、烏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天氣轉涼,氣溫驟降6至8度,預測3月7日至8日氣溫最低約13至15度。天氣冷颼颼,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早晚氣溫變化較大,要特別注意氣溫變化及做好保暖措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春季早晚溫差大! 春天賞花、泡湯多留心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4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個案及40例境外移入,其中1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今日新增3例本土病例之關係圖。(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個案新增3人 3例全屬旅遊團相關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