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必怕惡化! 醫:心肌梗塞患者應多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適當運動真的是好處多多!根據國健署統計,心血管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患者常因血壓、血脂、血糖引起動脈血管硬化,許多青壯年人都因此而死亡。醫師因此建議民眾,運動除了可提升心肺耐力外,還可增加周邊骨骼肌的微血管密度、減緩乳酸堆積、下降在同一強度運動下心臟所需消耗的能量,不管是對正常人或是罹病患者,都有很大的好處。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主治醫師楊舒涵表示,心肌梗塞好發於55歲以上、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家族病史、不愛運動、代謝症候群、抽菸及肥胖等高危險群,且男性罹病比例又比女性高。不過,由於近年來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傾向,許多存活下來的病人常因此而不敢運動,但事實上,運動對於血壓、血脂、血糖等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也能減緩血管硬化的速度。

楊舒涵醫師指出,對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規律運動可以提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同時下降收縮與舒張血壓、血清三酸甘油脂、身體脂肪組成、胰島素需求、血糖值以及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達到延緩血管硬化的速度;此外,運動還可以下降焦慮、憂慮及跌倒風險並提升工作效能,對每個族群人口都有相當程度的好處。

此外,不少患者擔心若在心肌梗塞後進行運動,會不會對心臟造成額外負擔、進而導致心臟功能惡化?對此,楊舒涵醫師強調,近年來國內外已有許多相關實驗證實,心肌梗塞後若臥床不活動反而會增加併發症發生的機會,且心肌梗塞發生兩天後就可以施行一定程度的運動。

楊舒涵醫師因此提醒患者,在做完心臟復健出院後,除了規律服藥外,也別忘了要養成延續性規律運動的好習慣!畢竟運動是健康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對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來說更是重要,千萬不要為了偷懶或害怕而不動,反而間接加速惡化的機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80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及死亡人數,近十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及第3位。根據國健署發布的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已超過15,000人,且每年平均約有5,000人死於大腸癌,為此自民國99年開始,政府積極推動四癌篩檢,讓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住在桃園的68歲馬女士,6年前感到骨頭疼痛,且痛到連翻身都很困難,後來發現是脊椎壓迫性骨折,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竟然是罹患了多發性骨髓瘤。馬女士轉介至台北的三軍總醫院進行治療,並接受了自體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宇欽表示,馬女士在自體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外電報導】早上起床準備上班上課,仍然感到疲倦、想睡,因此每天必須喝一杯以上的咖啡以提振精神,否則大大影響事業、課業。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發言人Nancy Z. Farrell Allen表示,現代人壓力大,大家都希望保持精力,但對某些人來說,咖啡會導致胃部不適或腹瀉,甚至有人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現代人生活脫離不了3C產品,使得近視、老花、散光等問題成為現代文明病,透過配戴矯正鏡片或隱形眼鏡,利用鏡片折射和聚焦光線,可達到矯正前述視力問題的效果。 為了美觀與方便,許多人也會選擇配戴隱形眼鏡,然而,隱形眼鏡的包裝上寫著許多英文字母與數字,宛如天書一般,究竟這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