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想吃藥和打針? 震波療法消除疼痛

不想吃藥和打針? 震波療法消除疼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5歲李姓家庭主婦,因為長期右肩疼痛至醫院就醫,經超音波及X光診斷,發現其症狀為右肩旋轉肌鈣化性肌腱炎,雖經過數周復健,狀況有改善,但仍殘留疼痛感且關節活動度仍有限,由於李小姐不希望吃藥或打針,經醫師評估後讓她接受震波治療,在兩次治療後整體的疼痛感及活動度都大幅改善。

震波治療緩解筋骨疼痛

復健科黃維正醫師表示,筋骨慢性疼痛一直是病患常見的問題,疼痛的部位包含肩膀、手肘、下背、腳底等,然而許多患者因忙碌無法常至醫院復健,或不願意吃藥打針來緩解症狀,針對這些病患,通常會建議他們接受震波治療。

震波療法原本運用於治療泌尿結石

過去震波療法主要使用在治療泌尿系統結石,近年來開始利用其高能量、免麻醉、免開刀、免打針吃藥、無侵入性的特色,廣泛使用在各種慢性筋骨疼痛的治療,也讓病患之症狀獲得良好的改善。震波療法主要是藉由高能量來刺激受傷部位,增加血液循環及局部新陳代謝,讓肌腱韌帶受傷的部位修復,並減少再受傷的機率,同時也能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達到長時間止痛效果。

聚焦式震波針對深層疼痛

震波機分為擴散式及聚焦式兩種,擴散式震波的最高能量只集中於治療表層,因此皮膚表層會感覺十分疼痛,且壓力波也無法進入深層組織,僅適用位於表淺的症狀;若要針對深層的疼痛,建議使用聚焦式震波,可藉由其探頭的更換,來治療深淺不同的病灶,甚至可經由聚焦式震波讓深處產生氣化泡,有效瓦解鈣化性的沉澱物和促進骨折癒合,適合針對足底肌膜炎、網球肘、高爾夫球肘、肩部旋轉肌鈣化肌腱炎、肌膜疼痛症候群、未癒合骨折等症狀做治療。

治療後數周避免劇烈運動

由於震波治療主要是刺激受傷部位修復,因此治療後疼痛感是逐步改善的,黃維正醫師建議在接受治療後數周,盡量避免劇烈運動,並調整日常生活中可能造成傷害的習慣動作,搭配適度休息及耐心,才能讓疼痛獲得改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1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原本不確定來源COVID-19(武漢肺炎)台灣第19例患者,今(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確定浙江台商武漢肺炎抗體陽性,也就是該台商曾經感染武漢肺炎痊癒,確認家庭群聚事件感染源。另外,昨(19)日公布第24例患者,目前已追蹤361名接觸者,111名醫護人員都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蔡英文總統關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今(20)日特地前往位於苗栗竹南的國家衛生研究院,了解最新疫苗與藥物研發進度。蔡總統肯定國衛院平日厚植研發實力,能在疫情爆發時迅速投入,也期勉能在最短時間內有所突破,讓國人安心。   蔡總統於20...

閱讀詳情 »

頭痛、暈眩、沒睡飽 你有震動幻視嗎? 暈眩在臨床上,常常會聽到患者在問:「醫師,我邊走路邊看東西時,會覺得在景物在震動,暈眩靜坐時就不會,有人說我是內耳不平衡,可是我又沒有頭暈的感覺,而且我聽力很好…」,其實,患者所描述的,確實不是眩暈或頭暈,其實是一種稱為「震動幻視」的現象,主因為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提到大腸憩室症,很多人都一個頭、兩個大,「憩室到底是什麼啊?」這也難怪,光從字面上,很難想像這到底是什麼毛病,只能猜想是出現在大腸的某種疾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郭立人表示,「大腸憩室」指的是大腸的結構狀態,而「憩室」就是空腔的意思,說白一點,就是「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