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C肝自癒率低 患者應積極治療

C肝自癒率低 患者應積極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C型肝炎已是國人肝病的第二主因,感染C行肝炎,約有四分之三的人不會有症狀,僅四分之一的患者出現疲累、腹部不適、沒胃口、體重減輕等症狀,等到就醫檢查時,多數都已肝臟發炎;奇美醫學中心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馮意哲指出,一旦肝臟反覆發炎嚴重,肝臟修復能力已無效,這時纖維組織增生,恐造成肝硬化。

刺青、針灸要小心 染C肝機率高

疾管署統計全國15歲以上人口研究調查,C型肝炎的盛行率為3.87%,其中多集中在中南部沿海地區和部分原住民社區,部分鄉鎮甚至高達五成以上;馮意哲醫師表示,包括刺青、針灸、穿體洞、共用刮鬍刀或牙刷等,都可能經由血液傳染,感染到C型肝炎。

過去治療副作用多 部分患者難承受

治療上,過去都以長效型干擾素加口服雷巴威靈,療效佳外,健保也全額給付,不過也容易出現副作用,像是干擾素注射治療約四小時後,會出現發燒、畏寒、疲倦、肌肉酸痛等症狀,雖會逐漸舒緩,但也可能會有掉髮現象;馮意哲醫師說,至於口服抗病毒藥物雷巴威靈副作用,主要是溶血性貧血,有部分患者因無法承受副作用,因而中途放棄治療。

慢性C型肝炎不治療 恐演變肝硬化

幸好目前已有不加干擾素的全口服抗C型肝炎病毒藥物問市,抗病毒療效佳,約接近90%至95%病人的病毒能完全消失,且副作用少,但藥價昂貴,目前健保署還在規劃是否提供給付;馮意哲醫師提醒,慢性C型肝炎自癒機率低,因此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若拖延,約80%患者恐在六個月後轉成慢性C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若仍不治療,約25%患者會在二三十年後轉成肝硬化,不得輕忽嚴重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1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難以消除的經常性脹氣,可能代表腸道功能異常、腸阻塞、蠕動不佳或腸道菌群失調,還會伴隨抽筋、腹瀉、便祕等其他毛病,不能輕忽。然而放屁尷尬又失禮,別以為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當次數過多、伴隨著令人作噁的氣味,可能意味著消化不良,腸道菌需分解太多食物殘渣而造成;「連環屁」甚至可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107年嬰兒死亡率達4.2(每千名活產)、孕產婦死亡率為12.2(每10萬名活產),雙雙創下10年紀錄新高,原因應與高齡孕產婦逐年增加有關,婦科醫師提醒,想生育的夫妻應該趁早受孕,才能降低風險。   醫事司簡任技正劉越萍表示,針對高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個家庭若出現遺傳疾病時,不僅會造成家庭負擔,對於家人及患者更是身心理的壓力,但面對社會制度健全的台灣,且醫學發展先進,透過人類遺傳學會的成立,可望能幫助更多遺傳疾病的家庭勇敢走下去;人類遺傳學會理事長林炫沛指出,尤其過去台灣遺傳疾病檢驗多得仰賴國外幫助,如今已成為遺傳...

閱讀詳情 »

健康老化的過程有許多的關鍵因素,無論如何,採取「生命歷程策略」(Life-course approach)是個舉世皆然的建議,代表老化是一門終生的功課,但許多公共衛生議題都是如此,例如肥胖的防治,從孕婦懷孕時的體重控制,到學童的體育課、校園含糖飲料的禁止販售、職場健康促進等等,其目的都是在做好終生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