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潛伏結核感染別擔心 不等於發病

潛伏結核感染別擔心 不等於發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被檢查出潛伏結核感染千萬別擔心,因為不等於已經罹患結核病,一般而言,結核菌長期潛伏在人體內,約10%感染者才會發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占3分之1的人口都受到結核菌感染,這些潛伏結核感染者,除非免疫力低就會立即發病,通常感染後一年內發病機率最高,但隨著時間拉長,發病機率就會跟著降低。

預防性治療 體內結核菌可有效消滅

治療上,潛伏期的預防性治療就是關鍵,因每個人都可能是結核病的接觸者,雖潛伏結核感染者不會傳染,但這時若能介入進行預防性治療,就能有效將體內結核菌消滅,保護力達97%,因此未發病的患者若能按照醫師指示接受治療,不需過於擔心。

防治結核病 衛福部採準確度更高的檢驗

針對傳染力高指標個案的接觸者,衛福部疾管署從105年3月1號起,提供五歲以上的接觸者丙型干擾素檢驗,使得陽性時即時開始潛伏感染治療,透過檢驗能提高找出高發病風險的潛伏感染者,可更早提供預防性治療。

積極治療 打敗結核病

通常感染者接受治療後,再被感染的機率很低,民眾不須過於擔憂,感染不等於發病,即使感染後,只要遵循配合醫師囑咐,積極治療,一般而言,按時服藥6至9個月,就可以順利治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1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你也有鴨鴨症候群嗎?包括重視形象、好勝心強、得失心重甚至是完美主義者,都屬於鴨鴨症候群的一種;高雄戒治所輔導科心理師柯俊銘指出,鴨鴨症候群主要是因外表像小鴨般悠閒自在,但其實內心就像鴨子在水裡拼命滑水,潛藏著壓力。鴨鴨症候群是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所提出的專有名詞,就是指部分人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71歲奶奶長期有腹脹、便秘等問題,甚至近來記憶力也逐漸衰退,不但反應變慢,走起路來也容易喘不過氣,送醫治療後,醫師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經由開給甲狀腺荷爾蒙補充治療後,患者已逐漸恢復健康。這名老奶奶年輕時曾有「大脖子」的問題,但接受手術切除後,未接受後續追蹤,才引起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你也常吃胃藥嗎?小心亂吞胃藥恐傷身;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胃藥的種類很多,又分成制酸、消脹、胃黏膜修復劑、第二型組織胺拮抗劑等,服用時最好先諮詢醫師較為安全。臨床上,曾有1名患者,因工作繁忙加上飲食不正常,長期有胃痛的症狀,導致常常拿胃藥舒緩;張展維組長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