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慎斷指第一時間怎辦? 整形外科醫師教正確步驟

不慎斷指第一時間怎辦? 整形外科醫師教正確步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職災事故難以避免,最重要第一時間採取正確步驟!一名21歲男性,在工廠工作時右手拇指不慎捲入機台,經緊急接受緊急顯微重建手術後,術後持續復健,手指保全外觀也順利恢復知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指出,中彰投地區中小型工廠為數眾多,使得臨床上不少都是因手外傷而急診的病人,所幸經四小時顯微重建手術,依序接合骨頭、肌腱、神經、動脈和靜脈,患者術後五天順利出院。

拇指占手部功能50% 不慎受傷恐影響日常

手部的五指結構中,又以大拇指高度演化,能做握拳、對掌的動作,提升手部功能。鄭旭棠醫師表示,拇指大約占手部功能的50%,這時若失去拇指功能,像拿筷子、零錢或用手機等日常生活都可能受到影響,因此治療上,會先以保全拇指最大功能為首要任務。

顯微重建手術重建手指 降低術後後遺症

鄭旭棠醫師解釋,顯微重建手術就是藉由顯微鏡幫助醫師能精準切割、縫合及轉移手術,並將截斷的手指頭吻合動、靜脈,重建其血液循環,以幫助截斷後的手指重獲新生且恢復功能,其中術中也會將壞死組織清除乾淨,並保留正常組織,以降低手術後遺症,遠離被截斷風險。

不慎斷指避免用水浸泡 冰水保存盡快送醫  

此外,若不慎遇上斷指情況,則應避免用水或酒精沖洗或浸泡,而是將斷掉的手指先放進塑膠袋內,且置於冰水中保存,並儘速將將斷指與傷者送醫治療。鄭旭棠醫師強調,透過顯微重建手術治療,且術後經由醫師與復健團隊制訂專屬治療計畫,都有助於手指盡快恢復功能,以維持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

心臟不適找不出原因? 最新心臟監測器精準揪潛在疾病

胃腸道基質瘤治療新趨勢:突破性基因精準藥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28歲的董先生於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擔任藥師,去年12月中旬,在台中市立殯儀館出席長輩告別式,但過程中突然胸口灼熱,以為是胃食道逆流,想透過抽菸舒緩不適,最後演變成心絞痛,緊急送醫後,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經由心導管手術治療,才挽回一命。董先生的菸齡達10年,由於工作場所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風、器官功能退化等因素,恐讓許多長輩出現吞嚥困難情況,嚴重時,還可能會引發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的現象;鹿港基督教醫院語言治療師張芷菡指出,若發現長輩吞進食物後,需要咀嚼很久才能吞嚥,或是吃東西常嗆到,就有可能是吞嚥困難徵兆。其實,想要提高銀髮族用餐品質,改善吞嚥困難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睡不好,原因找到了!國內研究發現,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睡不好的原因與褪黑激素及塵蟎過敏有關,平均需花45分鐘才能入睡,且病情愈嚴重,愈不容易入睡,建議可使用褪黑激素治療及避免塵蟎接觸,有助於增進睡眠品質。台大醫院副院長江伯倫帶領該院兒童過敏免疫研究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兩個多月的男嬰,上個月在家突然臉色發白、全身癱軟,緊急送到急診室救治,醫師觀察,男嬰出現呼吸不規律,以及前囟門略為緊繃,經電腦掃描後發現左側顱內出血,緊急以手術治療。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欣洋表示,男嬰的腦內有多條血管斷裂,研判為嬰兒搖晃症候群,好發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