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明胸悶心悸、血壓突暴增!竟是罕見「腎上腺瘤」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不明胸悶心悸 血壓突暴增!竟是罕見「腎上腺瘤」作祟
52歲林女士本身有輕微的高血壓,經規律服藥控制良好,雖偶有胸悶、心悸等情形,但因發作時間短暫,不以為意。但日前林女士心悸再次發作且伴隨嚴重盜汗及發燒,送往醫院急診抽血檢查發炎指數為4(正常為1以下),懷疑腫瘤的可能。

罕見腎上腺瘤恐致心悸、高血壓危象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許竣凱表示,進一步檢測林女士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指數,竟比正常值高出近9倍;斷層掃描後,更發現腎上腺有一顆10公分的罕見嗜鉻細胞瘤,腫瘤已幾乎要比腎臟還大。考量嗜鉻細胞瘤內充斥腎上腺素,若不處理恐隨時造成血壓暴增及心悸,甚至心衰竭,立即安排手術摘除腫瘤;術後林女士恢復良好,不再被不定時的心悸所擾。

許竣凱指出,一般腎上腺腫瘤可分以下2種:

  • 功能性腎上腺腫瘤:多屬良性的腺瘤,無分泌荷爾蒙的功能。
  • 非功能性腎上腺腫瘤:會持續或間斷性分泌大量荷爾蒙,影響患者健康甚鉅。

「嗜鉻細胞瘤即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10萬分之一。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曾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幾經輾轉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他說。

嗜鉻細胞瘤症狀不明顯易延誤治療
在腎上腺腫瘤的治療上,以手術切除為首選。考量林女士腫瘤太大,且屬於輕微觸碰就會造成血壓飆升的嗜鉻細胞瘤,加之腫瘤緊貼大血管,稍有不慎恐致大出血,故以開腹的方式進行手術,以確保有足夠空間及視野。手術時由患者腹部中線下刀,撥開大血管後精細分離腫瘤與沾黏組織,過程密切監測血壓;歷經2個小時,成功避免傷到血管及觸發血壓飆升,順利將腫瘤摘除,術後出院僅定期回診追蹤即可。

許竣凱補充,其他功能性腎上腺腫瘤,如:醛固酮增多症、庫欣氏症等,多能在2公分內就被發現並得到診治;然而,嗜鉻細胞瘤卻因發作時間短暫,且症狀缺乏特殊性,往往被忽略或誤診而延誤治療。呼籲民眾平時應提高警覺,若有不明原因的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須盡早就醫接受診治,避免病情惡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原以為只是經痛,但到後來連平常時腹部都有悶悶痛痛的感覺。」51歲陳小姐表示健康檢查中,發現子宮肌瘤再度復發,且卵巢右側還有10公分大的卵巢瘤。由於5年前才做過一次子宮肌瘤手術,解決當時經血量大的問題,然而最近在經期時,腹部開始出現悶痛且血量多等症狀,就連運動跑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再冷,有些錯誤的禦寒方式,也千萬不能嚐試!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就警告,氣溫下降之際,民眾會多穿衣物、使用暖暖包等方式來保暖度過寒流,然而國內卻有部分民眾誤認為嚼檳榔可以禦寒,忽略了檳榔會致癌的事實,結果「吃在嘴裡、壞了身體」。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國際癌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如果你還以為做化療就等於癌症末期,那你真的落伍了,快破除迷思!癌症長年來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儘管現在治療的方式越來越多元,但藥害救濟基金會仍整理發現,許多病人一提到化療就很恐慌,往往聯想到嚴重難耐的不良反應或是把它和癌症末期畫上等號。 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吳佳...

閱讀詳情 »

  正向轉念化解醫病對立,救病人更要救家屬的ICU名醫──陳志金醫師《潮健康》專訪   採訪撰文/郭家和     以熱血和仗義執言著稱,被稱為「全台灣最知名的ICU醫師」,陳志金醫師的聲音卻平穩而溫暖,和記者像朋友般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說到興起,電話那頭傳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