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是大便顏色正常就沒問題 大腸息肉癌化是潛在危機

不是大便顏色正常就沒問題 大腸息肉癌化是潛在危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遠離大腸癌找上門,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但因大腸癌並未任何症狀,加上許多人誤以為肉眼觀察大便顏色只要正常,就並無需要篩檢必要,小心反而容易使大腸癌悄悄找上門;衛福部樂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趙珂漢指出,大腸癌症狀與息肉的增長息息相關,因此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就能早期介入治療。

息肉與大腸癌息息相關 必要時應予以切除

臨床上,一名65歲王先生,因參加社區舉辦的大腸癌篩檢,報告結果為糞便潛血陽性,因此就醫檢查,經醫師詳細講解,讓患者了解何謂糞便潛血陽性後,進一步大腸內視鏡檢查也發現,患者有五顆大腸息肉,透過手術順利切除後,考量息肉數量較多,因此患者2至3年後需要再追蹤。

每1至2年糞便潛血篩檢 降低32%大腸死亡率

趙珂漢醫師進一步解釋,大腸癌主要是因大腸內的腺瘤息肉癌化所造成,因此若能早期發現腺瘤息肉並切除,能有效降低大腸癌發生率,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每1至2年進行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20%至32%的大腸癌死亡率,另外,即使大便顏色正常,也不能完全顯示大便沒有潛血反應的可能,尤其糞便潛血檢查能針對肉眼不可見的微量潛血進行檢測,因此仍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篩檢較佳。

可選擇減痛檢查 有效降低檢查疼痛感

許多病患因擔心大腸內視鏡篩檢會引起疼痛,但通常檢查前會心給予注射止痛藥物及腸胃放鬆劑,以緩解疼痛外,檢查過程中也會請病患透過改變姿勢,或請助手壓肚子固定腸道等方法,幫助舒緩疼痛;趙珂漢醫師強調,民眾也可與醫師討論改以選擇減痛或無痛之大腸內視鏡檢查等方式,唯有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真正預防大腸癌。

【延伸閱讀】

小病小痛不用赴醫? 省時省力「這樣做」也能健健康康

「低調」終結亂齒人生 牙齒矯正治療方式有這些

染流感生活停止運轉 新型口服藥她吃了1天內穩住病情重返職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4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里程數 1.保持每日里程,減少些也無妨2.隔週跑長距離,每次增加2-3公里,任何類型跑者都不例外。3.馬拉松比賽之前2-3週,長距離里程應增加至45公里左右。4.跑慢一點,中間偶爾走一段,找朋友一起跑。5.基礎有氧耐力是靠長距離建立起來的,不是每日的里程累積起的。跑完全程是最重要的是,路跑、馬拉松...

閱讀詳情 »

採用錯誤姿勢使用手機等3C產品的「低頭猿人族」,成為肩頸痠痛的大宗族群,萬芳醫院復健部醫師邱俊傑以及運動中心健身教練Asa,共同示範4招緩解運動,對肩頸有保健效果,也能強化肌肉。頭部內收與脊椎延伸運動將雙手放在頭部後面、下巴內縮,上背肌肉就有伸展的感覺;接著讓頸椎、胸椎往上延伸,把駝背的姿勢加以調整...

閱讀詳情 »

    缺乏運動、不合理飲食,以及長時間坐在辦公室者易引起腹部脂肪積累,一旦腹部隆起,再恢復平坦的腹部需要耐心和大量時間。只有採用正確的飲食、有氧運動練習、腹部運動和力量練習相結合。腹部脂肪的減少飲食控制佔50%,運動消耗佔50%。 1.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若出現腹部脂肪積累...

閱讀詳情 »

雖然有不少健美運動導師提出這條或那條訓練法則,並各具實效,但能夠收集其大成,並通過實踐不斷深化而形成一套完整體系者,是被稱為冠軍訓練者的喬·韋德。他這些法則也在不斷發展中,到目前已發展成32條之多。由於效果都較好,適用於初,中,高各級訓練階段用,現介紹如下: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