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10分鐘內就想上網 成癮網路徵兆背後的真相

每10分鐘內就想上網 成癮網路徵兆背後的真相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家孩子也常常沈迷於網路嗎,小心恐因此讓憂鬱情緒找上門,根據董氏基金會針對大台北地區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上網總時數越高者,憂鬱情緒指數越明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尤其憂鬱程度越高者,為了與他人互動而上網的比例越高,且其中也發現平均每隔10分鐘內想上網的受訪者,比一小時以上者,有「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尋求專業協助」的比例明顯高,不得輕忽嚴重性。

過度使用網路 嚴重恐影響日常

調查也指出,憂鬱程度越高者,假日上網總時數高於6小時比例越高,其中佔21.1%的學生假日每次上網平均持續超過四小時以上,42.7%學生平均每隔30分鐘就想上網;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陳質采表示,青少年若過度使用網路,不僅會影響身體發展,也可能造成身心影響,甚至因減少人際互動,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家長應多觀察,並多給予關心,若情況仍無法改善時,建議可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

青少年心情不好 僅兩成主動求助

此外,董氏基金會也根據青少年憂鬱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最讓青少年感到壓力的事情分別為課業考試、對未來不確定、人際關係、家庭互動以及想法上的困擾;葉雅馨主任解釋,但心情不好時,僅兩成青少年會主動求助,主要因不想麻煩對方或說不出口等因素,其中13.5%學生常感到孤單,且越覺得自己孤單者,憂鬱比例越高,相對上網與他人互動的比例也提高。

透過憂鬱檢測APP 助青少年了解憂鬱情況

當長期處於憂鬱情緒,不僅會影響身心與生活,若過於依賴網路,也可能連帶威脅到身心健康;葉雅馨主任呼籲,家長不妨可以協助青少年透過憂鬱檢測APP寫下心情紀錄,達到舒壓的習慣,並藉此了解是否有憂鬱情況,以適時介入醫療協助,尤其若青少年已對網路使用產生依賴,建議家長及老師可以多給予陪伴,透過引導培養多元的興趣及建立舒壓習慣,讓青少年走出網路世界,遠離憂鬱找上門。

【延伸閱讀】

小病小痛不用赴醫? 省時省力「這樣做」也能健健康康

「低調」終結亂齒人生 牙齒矯正治療方式有這些

染流感生活停止運轉 新型口服藥她吃了1天內穩住病情重返職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4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10)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其中僅11例為陰轉陽,26例為近期在各地發生的2、3起群聚案,陳時中直言「需特別注意」。 新北移工漏夜採檢揪出15人陽性 桃園廠同步採檢 近期最大的是新北樹林的嘉聯益電子廠有1位移工確診,該案的案號19430,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2/10)新增37例本土案例及46例境外移入,其中僅11例為陰轉陽個案(亞旭),另26例皆為新案例。而因陰轉陽個案無法確認是否於集中檢疫所染疫,故現已召回風險較高之253人,重新居隔14天並同時進行追蹤與場所再檢視。本土新案例比例大增 波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第22期疫苗預約昨(9)日開始,指揮中心表示,統計至下午1時止,共有124萬9千多人預約,其中最多人預約的廠牌為「莫德納」,預約量已突破9成,僅剩下不到10萬人次的莫德納可供預約。莊人祥表示,明(11)日中午預約截止,目前未滿9成的縣市有:台北市、苗栗縣、南投縣、嘉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41歲藝人納豆,過年前因「出血性腦中風」送醫治療,據傳入院已超過14天卻未完全清醒,雖生命跡象穩定,但眼睛、語言、肢體等功能緩慢恢復,可能會留下後遺症,需長期復健。林口長庚醫院腦血管科主任張健宏表示,中風就像「風」一樣,通常是突然發生、又急又快,主要症狀會呈現肢體沒力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