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年腰痛醫不好 超音波檢查兩側腎臟長滿囊泡

長年腰痛醫不好 超音波檢查兩側腎臟長滿囊泡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可能會發現腎臟有1、2顆囊泡,這屬於單一偶發的良性水泡,只需定期追蹤;但如果囊泡顆數眾多就得小心了,可能是體顯性多囊腎,如未積極治療,到了5、60歲就必須洗腎。

 

41歲的王先生因長年腰痛,看過復健科、骨科都沒改善,最後才至腎臟科門診,經醫師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右兩側腎臟皆長了許多囊泡,根據病史、年紀和影像判讀,確診為體顯性多囊腎。王先生自訴,母親是位慢性腎臟病患者,而祖父生前曾經接受過血液透析治療,因此他格外擔心自己也有腎臟狀況,沒想到還是躲不過家族遺傳。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徐萱竹指出,多囊腎是種跟家族遺傳性有關的腎臟疾病,會導致腎功能逐漸惡化,通常在50至60歲左右就必須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約占目前全台洗腎人口的5%。臨床常見的單一偶發良性水泡,原則上只要每年追蹤腎功能、每3年1次腎臟超音波追蹤即可,不用過度焦慮,但多囊腎的病人就必須提高警覺,嚴格控制血壓。

 

徐萱竹解釋,大大小小的囊泡容易造成高血壓、血尿、泌尿道感染和結石、腰痛等症狀,傳統對於多囊腎的治療是以控制血壓為主,行低蛋白、低鹽飲食,但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任由囊泡體積變大,腎功能逐漸變差。

 

最近幾年新藥上市,能有效減緩水泡生長速度,今年健保通過有條件給付,適用於病情逐漸惡化至慢性腎臟衰竭第3期,對於體顯性多囊腎患者來說,可謂一大福音。

 

徐萱竹提醒,民眾如有不明原因腰痛就應積極就醫,如果確定為腎臟疾病所致,務必遵從醫師指示規律用藥,多補充水份,定期回診追蹤肝功能及尿酸濃度。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74歲的陳婆婆,10多年來每天早上天剛亮,就出門巡視自家菜園,某天下雨農地溼滑,一不小心滑倒,更遭硬如竹竿的玉米莖刺破頭顱,情急之下還自行拔出斷裂的部分。玉米莖從陳婆婆臉部右顴骨下方一路刺破顱底,造成長達3公分的撕裂傷。經開顱手術雖順利取出玉米莖,腦部卻因細菌引發後續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三歲孩童,從小有一隻眼睛就不好,家長也不以為意,直到最近才帶其就醫,結果竟被診斷出是罹患了視網膜母細胞瘤!眼科醫師提醒,視網膜母細胞瘤嚴重時恐危及生命,家長可得要多注意孩子的眼睛發育,一旦有出現異常,就要趕緊帶去眼科診治。 嬰幼兒最常見的眼睛癌症 康寧醫院眼科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中1位年近80歲的張爺爺,因血糖控制不佳,每月都得由家人帶至醫院看診,張爺爺平日三餐由家人準備,飲食上儘量依據營養師建議控制食物份量,但張爺爺因牙口不好也不愛吃蔬菜,每餐幾乎只能勉強吃個2、3口蔬菜,家人擔憂張爺爺的身體健康,不斷提醒爺爺健康飲食的重要。 牙齒不好 蔬...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daliulian) 有人誤解洗牙是把牙齒洗乾淨,洗白。其實洗牙的美白功效有限,因為洗牙是清除牙齒表面的牙漬、牙垢,不會改變牙體本來的顏色,如果是牙齒色素沉積需要通過牙齒漂白或牙齒修復等方法才能美白。 洗牙最重要的還是要去除牙結石,這是唯一可以快速清除牙結石的手段。不過牙結石一定要清嗎?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