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不時「咳黃痰」身體哪出問題了? 別把慢性鼻竇炎錯當肺出毛病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期鼻塞、鼻水倒流,甚至不時咳出黃痰,這是重度鼻竇炎患者長年甩不掉的生活困擾,在台灣,慢性鼻竇炎是盛行率很高的疾病,究竟禍首是誰?嘉義長庚醫院耳鼻科主任張耕閤指出,台灣由於環境溼熱、人口密集以及空汙問題等,才使得鼻竇炎成為國人常見的疾病,但不少人往往看到咳出黃痰,第一時間總以為是肺出了問題,搞錯方向。

33歲的陳小姐就飽受鼻竇炎折磨,長期以來受鼻塞、鼻水倒流所苦,總感覺喉嚨有異物,不時會想清喉嚨、咳出黃痰,偶爾還會陣發性頭痛,一到夜晚更總是覺得口乾,嚴重影響睡眠,檢查就是重度鼻竇炎在作怪,廣泛性鼻息肉幾乎阻塞整個鼻腔,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只得手 術。

張耕閤表示,慢性鼻竇炎盛行率很高,約占總人口的3到6.4%;病人常因鼻竇流出的膿液倒流到咽喉部,總是覺得喉嚨有痰,且會經常夜咳,並可能會有鼻塞、嗅覺異常、耳鳴、暈眩、頭痛等等併發症狀,不管在生活上或工作上都深受鼻竇炎所苦。

治療鼻竇炎,張耕閤說,多先以抗生素治療;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即為慢性鼻竇炎,主要靠鼻類固醇與鼻腔沖洗為主,一旦藥物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已出現眼、臉或腦部併發症、鼻瘜肉變化、或疑似黴菌感染時,則建議以手術方式處理,清除鼻息肉與鼻竇內的膿液以改善症狀。研究顯示,約3成的息肉性鼻竇炎患者曾接受手術治療。

雖然鼻竇內視鏡手術至今已有40年以上的歷史,是相當普遍的手術,但手術對醫師的挑戰卻不小。

嘉義長庚醫院院長楊仁宗強調,全因為鼻竇位於眼睛及顱底的中央,周圍有許多重要器官,像是大腦底部、顱底動脈、眼球及周圍眼肌、嗅覺黏膜、視神經等,一不小心就可能傷及附近的重要結構,造成嚴重併發症。

精準醫療提供解方。張耕閤指出,嘉義長庚醫院利用新式「iCT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能讓病人在手術房中直接接受電腦斷層的檢查,醫師可根據即時的影像,在手術中精準瞭解手術器械位於鼻腔內位置及其與周圍重要器官的距離,大大減少傷及重要部位的風險且能顯著提昇手術的精準度。嘉義長庚醫院從2020年10月至2021年底,已累計有50台以上手術案例,效果顯著。

張耕閤提醒,民眾如果有長期鼻塞、鼻水倒流、慢性咳嗽有黃痰、嗅覺異常、慢性頭痛、不時會聞到莫名異味等問題,最好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是否罹患慢性鼻竇炎,以利及早治療,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此外,就算曾接受手術的患者,也建議定期回診追蹤並規律洗鼻清潔鼻腔以減少鼻竇炎的復發。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全台不明傳播鏈還有7條! 羅一鈞:防疫旅館護理師病毒跟現有皆不同

「最強活棋」打亂市長路? 陳時中首談陳建仁入黨「他什麼職務都行」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AZ疫苗開打將近一個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日說明,昨日新增1例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該案為60多歲男性,接種後第16天出現呼吸道症狀,初步懷疑是疑似血管炎和間質性肺炎,目前在加護病房觀察診治。指揮中心下午召開記者會,莊人祥表示,昨日新增4件不良事件,其中3例為非嚴重不良事件,1件為其...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竹科報導】 全球物聯網智能系統領導廠商研華公司(研華,股票代號:2395)宣布,與臺北榮民總醫院、板橋榮民之家進行遠距醫療合作,於臺北榮總與板橋榮民之家間建構高階遠距醫療服務,自4月1日正式上線啟用。未來預計將此服務延伸至隔離病房、加護病房的遠距協作照護,並期望將此服務拓展予海外遠距醫療...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37歲的宋先生,因胸痛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急診室就診,經心電圖檢查發現為典型的第一型布魯蓋達心電圖變化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經由急診醫師緊急照會心臟血管內科林廷澤醫師,為病人作進一步檢查與診斷,因為該症候群會有隨時猝死之可能。 林廷澤醫師在和病患宋先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AZ疫苗開放民眾「自費接種」明將正式開打,搶打人潮究竟有多踴躍?數字曝光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0)日下午在臨時疫情記者會上公布,指揮中心掌握,開打首周全台預約人數已經有3802人,而指揮中心預計釋出可供1萬人接種的劑量,並會視情形,只要有餘裕便會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