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用阻斷來緩解疼痛 研究:電針減緩發炎症狀

不用阻斷來緩解疼痛 研究:電針減緩發炎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電針可減緩發炎症狀!《Neuron》一項對小鼠的最新研究顯示,通過針灸輔以小電流刺激神經系統可以減輕體內的發炎症狀。研究團隊指出,高強度的腹部刺激可以激發連接脊柱和脾臟產生正腎上腺素的神經,從而抑制促進發炎分子的特定受體。不過,哈佛醫學院的資深研究員Qiufu Ma表示,該研究對人體的功效和安全性需要在臨床試驗中得到驗證,目前仍然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電流刺激神經系統 有助緩解發炎症狀 

根據《科學日報》, Qiufu Ma受到中醫思想啟發,她指出大多數西醫一直致力於阻斷疼痛的神經通路以緩解症狀,但是有太多的通路和途徑可以打開它們。基於先前的研究經驗,在頸部直接刺激迷走神經可以幫助減輕炎症,但這些需要侵入性手術。據此,她的團隊僅通過針灸將細針穿過皮膚進行電流刺激,觀察能否調節炎症。

不同治療階段 結果大不相同

該團隊首先在小鼠腹部的特定部位(ST25)以3 mA的電流對小鼠進行了15分鐘的電針治療。接著,給小鼠注射脂多醣(LPS)的化合物,模擬受感染的發炎狀態。結果顯示,被電針腹部的小鼠在注射LPS後,其體內的促進發炎分子的水平明顯降低,存活率也增加一倍以上。但是,順序對調後竟然得出相反的結果,該團隊發現先注射LPS再給小鼠腹部電針,竟會引起嚴重發炎反應,甚至危及生命。這是因為先注射LPS反而會促進脾臟發炎的受體,隨後的電針刺激又會刺激炎症。

後腿低強度刺激 明顯降低發炎症狀

對此,該團隊更換不同穴位,對基因改造的小鼠後腿進行了電針刺激,他們發現,不論在注射脂多醣(LPS)的前後,以0.5 mA的低強度刺激15分鐘能夠顯著降低促進發炎分子的水平,包括迷走神經和腎上腺的神經通路,雖然不是降低脾臟的炎症,但電針後存活率也提高了1倍以上。

電針具解剖基礎 人體的功效需試驗 

不過,Qiufu Ma針對該研究提到,電針具有神經解剖學基礎,但是對人體的功效和安全性需要在臨床試驗中得到驗證,目前仍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因此還需進行更多研究。

參考資料:

Evidence in mice that electroacupuncture reduces inflammation via specific neural pathways

【延伸閱讀】

化療「嘔吐、脫髮」病友心驚驚… 肺癌口服化療納健保、副作用更少

與「時光」逆行 凍齡女神林心如的不老肌密

母嬰照護病房大改造 孕媽咪生產更安心

十年老病友乳癌又復發 竟是擔心染疫中斷回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文.洪寶山 張承能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日本國立福井大學醫學博士 經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外科臨床教授 現職:林口長庚醫院腦腫瘤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專長:腦瘤手術、癲癇手術 興趣:聽古典樂、巴松管演奏 家裡有長者的讀者肯定都很擔心他們有一天會罹患失智症,為照料長輩增加不少困難,但您知道嗎?現在失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只要每年都有帶狗狗去打疫苗或用藥預防,就萬無一失?當心錯誤認知恐讓寵物陷入健康漏洞!7成飼主認為,每年幫夠狗打疫苗就能完全防護,其實疫苗中並無法防治壁蝨、蚊子帶原等病,有些飼主甚至不知道狗狗需要每年定期篩檢!夏天是寵物傳染病最盛行的時期,醫師建議飼主,每年帶寵物施打疫苗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總統蔡英文承諾,今年底將完成新版的台灣失智症政策綱領,宣示大力推動失智防治及照護的決心。國際失智症協會主席格蘭瑞斯特地來台,參訪亞東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肯定台灣醫療照顧結合社區服務的失智症照顧模式。來自澳洲的國際失智症協會主席格蘭瑞斯指出,雖然澳洲基層醫療院所的失智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開學日在即,氣溫不斷飆升,腸病毒疫情也在增溫。 日前有一名一歲半的陳姓女嬰,上週末在家出現發燒的情況,媽媽以為是天氣太熱,故不以為意。二天後,女嬰的嘴巴周圍、手腳都出現許多潰瘍與水泡,八歲的姊姊也出現發燒喉嚨痛與手腳水泡的狀況。經檢查後確診姊妹皆患典型的腸病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