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世界衛生組組稱:全球100%的成人有蛀牙

世界衛生組組稱:全球100 的成人有蛀牙

(圖片翻攝來源)

擁有一口好牙對健康至關重要,但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口腔健康數據庫資料卻顯示,全球估計有60%~90%的小學生和100%的成人有蛀牙,未經治療的蛀牙已成全世界291種重大疾病和傷害中最為流行的疾病。

蛀牙作為一種慢性病,如不及時治療,可致牙齒喪失,生活質量大打折扣。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牙體牙髓病科主任餘擎說,蛀牙之所以越來越“猖獗”,是主客觀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過多攝入蔗糖及碳酸飲料。“糖吃多了壞牙”,當這些物質進入口腔後,會被致齲菌利用,形成酸來腐蝕牙表面,產生牙菌斑,並逐步形成“壞牙”。其次,牙齒本身抵抗力差。嬰幼兒和老年人就是蛀牙“青睞”的高危人群,牙齒剛剛萌出的時候脆弱且稚嫩,易被侵襲;人老後,牙齦逐漸萎縮、牙根暴露,容易造成齲坏。最後,口腔保健意識薄弱。很多人通常是牙疼到忍無可忍的時候才想到看牙,而且相當一部分人做不到早晚刷牙,刷牙多是草草了事,很難認真刷到三分鐘,造成食物殘渣和細菌長期滯留在牙齒內。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預防科主任王偉健表示,想要趕走口腔勁敵,保持一口好牙,關鍵在於預防,並且要時常自檢牙齒。首先,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每次刷滿三分鐘;其次,少吃酸性刺激食物,臨睡前不吃零食,尤其是兒童;第三,不要吃太多過於堅硬的食物,以免牙齒磨損;最後,定期檢查口腔, 12歲以上的人應每年查一次。另外,牙齒保健最為關鍵的時期是在牙齒的形成期,一般在學齡前。因此,國家已加大投入,為學齡前兒童提供免費的窩溝封閉,隔離細菌微生物對牙齒的侵害。此外,因為蛀牙的好發部位與食物的滯留地有關,所以要時常關注牙齒窩溝、鄰接面和牙頸部是否有異常,如有齲洞、缺口等。同時,一旦蛀牙產生,牙齒會對冷、熱、甜、酸、辣等外界刺激過於敏感,出現疼痛反應,而當刺激源去除後,疼痛又會立即消失。餘擎建議,當有以上情況發生,則要警惕是蛀牙來襲,須儘早治療。

(本篇摘自來源)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肝癌為台灣癌症十大死因第2位,主致病原因為慢性B型與C型肝炎,而血清病毒的濃度和肝細胞癌的發生機率密切相關,所以,目前治療方法以腫瘤切除、肝移植與射頻燒融術為主,但治療後的復發仍是影響癒後的重要原因。 健保給付的抗病毒藥物 能有效降低肝癌風險 榮陽團隊吳肇卿教授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採訪報導)近期,由女星領頭帶起,紅豆水頓時竄起爆紅,成了許多女性減重、消水腫的新指標,無論自己親手在家熬煮紅豆水,或在網路上購買正夯的即沖包,皆似如夢似幻的粉紅泡泡,認為「只要天天喝紅豆水」就能藉此輕鬆瘦身。 營養師就透露,想透過紅豆水減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另對於本身沒有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現在全球肥胖人口持續增加中,根據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每2位男性就有1個過重及肥胖,每3位女性就1位,連兒童都有四分之一體重超標。 而南投縣成人體重過重或肥胖人數16萬8059人,平均每10人有3.5人為過重或肥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氣候的改變,使得今年夏日氣溫屢創新高,民眾因中暑與熱衰竭等熱急症而至急診就醫的人數也大增,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上個月因熱衰竭、中暑等至醫院急診人次達177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3成,若延誤就醫恐至多重器官衰竭。 中暑及熱衰竭症狀相似 但其實兩者是不同的 熱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