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央「微解封」地方逆時中? 疫苗預約前3梯次都是AZ

中央「微解封」地方逆時中? 疫苗預約前3梯次都是AZ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疫情趨緩,今(11)日新增28例本土個案、4例死亡案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這周以來,新增確診案例持續在低點,但隱藏的無症狀感染者還是會存在於社區,像雙北就可能就會有較多的案例,仍須持續關注,只要大家努力,「完全清零不是不可能」。


中央「微解封」地方逆時中? 疫苗預約前3梯次都是AZ

▲7月11日新冠新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28例本土病例,15男、13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26日至7月10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2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新竹縣、彰化縣及台中市各1例;其中15例為已知感染源、9例關聯不明、4例調查中。


新增4例死亡個案中,2男、2女,年齡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2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5日至7月6日,死亡日介於7月7日至7月9日。


中央「微解封」地方逆時中? 疫苗預約前3梯次都是AZ

▲7月11日本土疫情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7月8日宣布「微解封」,但民眾反應冷淡,陳時中表示,台灣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確診個案,所以爆發本土疫情時衝擊較大,因此,民眾對於解封反應更為謹慎。


在開放餐廳有條件內用方面,本島所有縣市均「逆時中」,僅剩澎湖「有條件」開放內用。對此,陳時中說,地方可依據中央標準訂定執行面的措施,地方謹慎判斷,「我們都尊重」。


各縣市不開放餐飲內用,國民黨主席、立委江啟臣批評,讓地方政府決定微解封相關措施,這根本是中央「假民主、真甩鍋」,本來應該是全島一命,現在變成全島逆時中。


江啟臣表示,民進黨政府防疫措施,從一開始就有許多政治思考,從防疫到現在的微解封,一路看到的就是「防疫中央有權、地方有責,解封中央有功、地方有過。」


江啟臣強調,中央將微解封的權力下放給地方,表面上看似民主,讓地方有權做決定,但事實上就是甩鍋給地方,沒有信心,也不負責任,以致現在天下大亂。


對此,陳時中說,再怎麼改,指引還是死的,應用還是人,大家經過個案討論和經驗分享,一步步會更精確,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沒有所謂甩鍋的問題。


在疫苗方面,指揮中心公費疫苗登記預約平台開放後,讓第9、10類民眾登記施打意願,並以此作為撥補疫苗數量依據,迄今已有近300萬人上網登記。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今天表示,這波預約將於7月12日下午5點收單,由於AZ疫苗數量足夠,如果勾選AZ疫苗,7月13日至15日就能收到簡訊,進行預約,最快第1梯次可在16日開始接種。


唐鳳指出,以目前疫苗到貨量計算,前3梯次預約應該都會是AZ,沒有勾選AZ的人如果想早一點打到疫苗,可以考慮上網修改,把AZ疫苗勾起來。如果只勾莫德納疫苗,則可能會在第4輪以後才會接種。


中央「微解封」地方逆時中? 疫苗預約前3梯次都是AZ

▲唐鳳指出,以目前疫苗到貨量計算,前3梯次預約應該都會是AZ疫苗。(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此外,疫苗擴大開打後,許多民眾搞不清楚第9類對象的認定標準,例如,明明是超級大胖子,卻無法順利登錄。對此,陳時中重申,第9類標準是以去年1月1日起到今年5月31日健保就醫紀錄為準。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APP變身「COVID-19通行證」 國內疫苗護照上線
▸推動疫情期間遠距看診 研華提撥1200萬贊助公益租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嬰幼兒是否應該乘坐安全座椅?又要從多大開始使用?如何使用?你知道嗎,小小的安全座椅可以隱含大學問! 馬偕醫院小兒科部主治醫師張龍表示,新生兒從醫院出生後,媽媽休養幾天後出院時若有搭乘車輛就該將新生寶寶躺臥於汽車安全座椅中,所以從寶寶的出生時起,就該使用安全座椅。 「乘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正值青春期中的女孩們,無論是心理上亦或身體上,都處在旺盛的發育階段,而青春期女孩的生長發育直接影響著日後的健康狀況。為了使青春期的身體發育良好,在飲食與日常生活應注意什麼呢?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科醫周宗翰醫師表示,青春期女孩易養成不定時進餐及暴飲暴食習慣,損壞腸胃並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植物人甦醒機率可預測?北醫大與雙和醫院共同推動「植物人與意識損傷病患計畫案」,將透過高階診斷儀器PET、fMRI,掌握患者的殘餘腦活動程度,在患者腦功能惡化前給予投藥治療,日後植物人甦醒機率相對提高。台北醫學大學與雙和醫院成立「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由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患者因意外膝蓋受傷至診所求醫,診所醫師建議轉至醫院急診,當患者抵達醫院時,院方早已獲知患者病況,並安排好手術治療,這是壢新醫院首創的「雙主治醫師制度」,透過完善的雙向轉診制度,可大幅縮短疾病診斷及判讀的治療黃金時間。壢新醫院社區醫學部副部長陳聲平表示,該院從20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