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央「微解封」地方逆時中? 疫苗預約前3梯次都是AZ

中央「微解封」地方逆時中? 疫苗預約前3梯次都是AZ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土疫情趨緩,今(11)日新增28例本土個案、4例死亡案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這周以來,新增確診案例持續在低點,但隱藏的無症狀感染者還是會存在於社區,像雙北就可能就會有較多的案例,仍須持續關注,只要大家努力,「完全清零不是不可能」。


中央「微解封」地方逆時中? 疫苗預約前3梯次都是AZ

▲7月11日新冠新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28例本土病例,15男、13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26日至7月10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2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新竹縣、彰化縣及台中市各1例;其中15例為已知感染源、9例關聯不明、4例調查中。


新增4例死亡個案中,2男、2女,年齡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2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5日至7月6日,死亡日介於7月7日至7月9日。


中央「微解封」地方逆時中? 疫苗預約前3梯次都是AZ

▲7月11日本土疫情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7月8日宣布「微解封」,但民眾反應冷淡,陳時中表示,台灣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確診個案,所以爆發本土疫情時衝擊較大,因此,民眾對於解封反應更為謹慎。


在開放餐廳有條件內用方面,本島所有縣市均「逆時中」,僅剩澎湖「有條件」開放內用。對此,陳時中說,地方可依據中央標準訂定執行面的措施,地方謹慎判斷,「我們都尊重」。


各縣市不開放餐飲內用,國民黨主席、立委江啟臣批評,讓地方政府決定微解封相關措施,這根本是中央「假民主、真甩鍋」,本來應該是全島一命,現在變成全島逆時中。


江啟臣表示,民進黨政府防疫措施,從一開始就有許多政治思考,從防疫到現在的微解封,一路看到的就是「防疫中央有權、地方有責,解封中央有功、地方有過。」


江啟臣強調,中央將微解封的權力下放給地方,表面上看似民主,讓地方有權做決定,但事實上就是甩鍋給地方,沒有信心,也不負責任,以致現在天下大亂。


對此,陳時中說,再怎麼改,指引還是死的,應用還是人,大家經過個案討論和經驗分享,一步步會更精確,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負責,沒有所謂甩鍋的問題。


在疫苗方面,指揮中心公費疫苗登記預約平台開放後,讓第9、10類民眾登記施打意願,並以此作為撥補疫苗數量依據,迄今已有近300萬人上網登記。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今天表示,這波預約將於7月12日下午5點收單,由於AZ疫苗數量足夠,如果勾選AZ疫苗,7月13日至15日就能收到簡訊,進行預約,最快第1梯次可在16日開始接種。


唐鳳指出,以目前疫苗到貨量計算,前3梯次預約應該都會是AZ,沒有勾選AZ的人如果想早一點打到疫苗,可以考慮上網修改,把AZ疫苗勾起來。如果只勾莫德納疫苗,則可能會在第4輪以後才會接種。


中央「微解封」地方逆時中? 疫苗預約前3梯次都是AZ

▲唐鳳指出,以目前疫苗到貨量計算,前3梯次預約應該都會是AZ疫苗。(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此外,疫苗擴大開打後,許多民眾搞不清楚第9類對象的認定標準,例如,明明是超級大胖子,卻無法順利登錄。對此,陳時中重申,第9類標準是以去年1月1日起到今年5月31日健保就醫紀錄為準。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APP變身「COVID-19通行證」 國內疫苗護照上線
▸推動疫情期間遠距看診 研華提撥1200萬贊助公益租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多關心問候病人,有助控制高血壓!國外研究發現,經常提醒高血壓病人按時服藥、天天量血壓,可以幫助病人控制病情。醫師表示,現代科技很進步,透過通訊軟體就能表達關心、問候,還能幫助家人控制高血壓。 國外一項群體隨機試驗發現,家庭成員的支持,對增加高血壓患者的服藥順從性及血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糖尿病人有很多併發症,若是出現周邊神經病變併發症,可能有截肢的危險,不得不慎!就有一名罹患糖尿病的三十多歲男子,因為出現周邊神經病變,不但對於長在腳上的雞眼沒感覺,甚至還因為雞眼處出現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原本被診斷得要截肢,所幸在經由整形外科醫師悉心治療下,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乾眼症並非一開始就會出現眼乾的症狀,可能出現疲倦、畏光、灼熱、流淚、搔癢、異物感、刺痛、視力模糊等情形。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醫師表示,大眾對於乾眼症的認知,多以為是淚液分泌不足導致,但其實淚液的結構分為三層,由外而內分別為脂液層、水液層及黏液層,當此三層結構中任一層出現...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腎臟,是協助我們將體內不好的物質代謝、排出的重要器官。 現代人追求精緻飲食,常攝取過量鈉,加上不慎服用來路不明藥物,使得臺灣成為全世界洗腎人口之冠。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照顧、保護自己的腎臟呢?   原則1:慢性病要控制好 據臺灣腎臟醫學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