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第9類及第10類登記疫苗施打意願 最快7月16日可接種

第9類及第10類登記疫苗施打意願 最快7月16日可接種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為順利推動國內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自即日起全國50歲(含)以上及18歲(含)以上第9類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均可於「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https://1922.gov.tw/)進行意願登記。


指揮中心進一步指出,第9類對象為18歲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定義▸點入)、罕見疾病定義▸點入)及重大傷病者(依健保卡註記或重大傷病卡為主)。而第10類對象,則為50歲至64歲成人


行政院唐鳳政委補充說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意願登記時間,自即日起至7月12日17時,同步進行第1輪結算。簡訊通知時間將統一於7月13日至7月15日,陸續以簡訊通知符合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者,才能進行預約。最快將於7月16日進行接種,未來3周均為AZ疫苗。


為協助不便使用「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的民眾登記意願,請地方政府設置因地制宜的服務專線或指定人員,協助不便使用系統的民眾進行意願登記。


指揮中心提醒,「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須先完成意願登記後,才能在接到通知後進行預約。系統平臺會按疫苗分配情形、參照民眾所登記的意願,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通知者即可進行下一步預約接種。尚未收到簡訊的民眾,會於後續符合預約資格後,收到簡訊通知,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請民眾放心。


指揮中心強調,「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是為建立讓大量疫苗接種能依序穩定有效推行的機制,中央與地方腳步一致,加強疫苗接種推動,提升群體保護力,維護國人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APP變身「COVID-19通行證」 國內疫苗護照上線
▸推動疫情期間遠距看診 研華提撥1200萬贊助公益租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69歲男性,10年前健康檢查發現早期大腸癌,經過及時手術切除,恢復良好,僅偶爾會因術後沾黏而出現腸阻塞等不適症狀,但近來常感到上腹悶且嚴重脹氣現象,就醫看診,透過胃鏡檢查,醫師發現患者不但胃黏膜發炎,胃裡還出現約5公分的紅色斑塊,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早期胃癌。 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景氣好低迷!經濟負成長,國人憂鬱指數也隨之升高,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藍亭研究發現,透過腦電波及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的影像學檢查,可以篩檢出有憂鬱症傾向的人,無須等到發病,及早施以認知或藥物等治療,也許可協助他們遠離憂鬱症的威脅。 自我相關性高者 較易有憂鬱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為了從小培養孩子興趣、加強課業表現,許多父母都會將寶貝兒女送進珠算班、音樂教室來找尋熱情,然而,在這個靠文憑吃飯的環境下,鮮少家長會將目標投向游泳班、舞蹈教室,一心只想將小朋友課業往上衝!但是美國研究卻發現,每周至少參加1小時運動課程的小孩,在思想及學習能力上都表現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傳統手術中,醫師須以肉眼辨識患部狀況,卻可能因判斷錯誤導致術後產生併發症。怡仁綜合醫院率先引進「術中螢光影像導引系統」,利用螢光顯影在術中監測血液灌流情形,讓醫師做出最正確的診斷以利手術執行,還能夠應用在多種複雜的外科手術。以膽結石來說,其併發症死亡率相當高,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