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央與地方防疫政策比一比 , 到底誰做對了?

撰稿/資深媒體人 馬華

新冠肺炎(COVID-19)自今(2021)年5月19日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一直到7月27日行政院才根據指揮中心的防疫規劃,裁示將疫情三級警戒調降至二級,而在這段三級警戒的期間內,中央與地方都有許多防疫相關決策,包括夜市是否開放、餐飲業內用規範、疫苗的如何施打等,紛紛出現「逆時中」或「順時中」的決策,本文將比較疫情期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與台北市政府所做出的決策。

台北市長柯文哲向來是大家所認為最常「逆時中」的地方首長,其中在6月28日北市府的記者會上,柯文哲就宣布台北市部分夜市復業,此防疫政策主要是因為提升至三級警戒後,台北市的夜市都被迫停業,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沒了生計,經濟受到不小衝擊,柯文哲更是曾直言「餓死的會比病死的還多」,因此宣布夜市先開放1/4的攤商,但維持禁止內用、只准外帶的模式運行,此「微解封」作法也引起討論。

另外,在餐廳內用的部分也是柯文哲一直「逆時中」的防疫政策,由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23日宣布,從7月27日至8月9日將疫情三級警戒調降至二級,宣布餐飲可開放內用,但需有隔板、採梅花座或可維持用餐時社交距離。只不過台北市則維持餐飲暫不開放內用,柯文者也在記者會中表示,吃飯還是擺最後,但降到二級後,要再等一個禮拜再看看,密切觀察疫情狀況,且戰且走。

從上述兩個柯文哲「逆時中」的決策發布後,究竟對疫情產生了什麼影響?其實自開放夜市後,可以從確診的疫調中發現,主要還是以家中群聚、百貨公司、大賣場、車站等場所為主,而餐飲業內的決策,畢竟雙北目前還是最多確診本土案例的縣市,而且至今仍有社區潛伏感染,依照其他國家例子,若突然全部開放,疫情都有高機率重新爆發,因此小心翼翼才不會增加風險,至於中央與地方到底誰對誰錯,就由民眾們自由心證了。

相關推薦

印度疫情爆發,台灣外交部在5/7日已安排41位本國籍和3位有台灣居留證的外籍人士,搭乘日本航班,昨天中午返台。而搭乘醫療專機返台的2位台駐印確診外交官,為1重症1輕症。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2位外交官在醫院情況良好。另外從印返台其中有4位通報近期有症狀,已採檢,採檢為陰性後會再二採,檢驗結...

閱讀詳情 »

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紐約州在2020年4月更是創下第一波高峰,染疫死者在短時間內大量飆升,為緩解殯儀館的作業,政府於布魯克林日落公園設立救災停屍房,利用大型冷凍貨櫃裝載新冠染疫者遺體。然而據《紐約郵報》報導,時隔一年多,該處目前仍有超過750具遺體停放在車上,不是聯繫不上親人前來認領,就是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康檢查時發現自己膽固醇過高,又有貧血,這種時候還能多吃牛排這類紅肉來補鐵嗎?國內營養師發現,有這種困擾的台灣人其實不少,明明知道紅肉吃太多不好,卻又疑惑有沒有什麼辦能夠控制膽固醇又避免缺鐵,營養師就建議只要做到3點,飲食要兼顧「高鐵」與「降脂」並不矛盾。 營養師凃淑...

閱讀詳情 »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宣布自3日起逐步鬆綁全國性封鎖措施。而昨(8)日法國衛生部通報,確診染疫在加護病房的重症病患人數已連續第5日下降,與前(7)日相比下降101人。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宣布自上周3日起逐步鬆綁第3度全國性封鎖措施。針對鬆綁後院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