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研院與演譯基金會合作 兩大人體生物資料庫跨界整合

中研院與演譯基金會合作 兩大人體生物資料庫跨界整合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臺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國家健康政策也朝向於疾病發生前超前部署,藉由發展「預防醫學、預測醫學及個人化醫療」三大領域,落實精準健康目標。其中,人體生物資料庫不僅有助預測個人疾病趨勢,提前預防、減少疾病發生,更能藉此降低醫療支出並實踐國人健康老的目標。今年中央研究院首度跨界,與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展開人體資料庫合作計畫,透過擴增社區型健康參與者收案量,加速超前部署。

推動精準健康的推動 有助減少醫療支出

精準健康已成為我國發展的戰略之一,更是生醫產業的下一步。前副總統陳建仁指出:「人體生物資料庫為精準健康發展的基石,應用不僅可以幫助診斷治療,還能提前預防疾病,有助降低醫療財政支出外,亦可以幫助國人健康老。」

中研院自2012年推動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的數據收集至今,已累積約16萬筆生物資料大數據,並開放民間申請資料研究,相關研究單位只要備妥研究計畫書,經倫理委員會審核即可向生物資料庫申請,截至目前已超過180個研究案使用人體生物資料庫數據,高達200多篇研究論文於國際期刊發表,更累積超過一億人次的資料釋出使用量。

與民間最大資料庫跨界合作 盼提升人體生物資料庫收案量能

突破過往多與醫學中心合作的型態,中央研究院今年度首度與民間產業進行合作共組精準健康國家隊。李德章代表中研院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說明,過往中研院的合作對象多以國內醫院為主,在健康參與者的資訊蒐集上是較大的挑戰。

美兆人體生物資料庫成立至今已有超過14萬筆本土資料,及遍布全球高達300萬筆資料,演譯基金會石曜堂董事長表示,具備豐富的健康參與者的數據收集經驗,健康參與者的數據將有助了解疾病發生前的各項健康數值,以預測國人生活習慣、基因型、環境等差異與疾病發生的關聯性,提前為國人健康超前部署,預計3年內完成20萬筆資料累積。

學術與產業相互聯手 使精準健康更上一層樓

本次產業、學術的跨界合作,可望結合民間資料庫大量受檢名單以及專業服務品質,加速建立臺灣本土生物醫學研究,加速我國國人精準健康的實踐,提前發現各項疾病與國人基因、環境、習慣的關聯,使國人朝向活得久、活得好、老得慢的健康高齡生活。

【延伸閱讀】

快速PCR流感篩檢畫出親子保護圈 交叉感染不入家門

冬日醫療保健大公開! 醫師分享簡易用藥撇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尿失禁雖不致威脅生命但卻令人困窘,容易造成病患身心上的負面影響。然而,台灣地狹人稠,都市地區尤其常交通擁塞,為了避免出門塞車或擁擠時尿急卻不方便如廁時的困境,醫師建議大家,除了出門前先排尿外,也可以「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底肌肉群對尿道的閉鎖功能。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不到黃河心不死!要愛抽菸的人戒菸總是難上加難。對於這些哈菸族,醫師除了不斷勸導戒菸之外;更是呼籲,尤其是抽菸的「包年數」超過30以上者,就應該要每年做肺癌篩檢,以期能及早發現並即時做治療,才能夠提高存活機率。香菸中的尼古丁與焦油危害健康甚鉅,尤其是肺部,更是首當其衝;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肩頸痛的現象嗎?其實這已是許多上班族常見的症狀,且同時可能會合併出現頸部痠痛、上背部等肌肉痠痛的現象;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周雅惠指出,想要疏緩肩頸痛症狀,可透過物理治療的方式,也可利用放鬆後頸部和上背部肌肉、手部運動和調整姿勢等來改善症狀。周雅惠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越來越冷,許多人常常感到手腳冰冷,且不管喝多少熱水、穿多少衣服仍無法暖和身體,其實這恐是氣血不順惹的禍;開業中醫診所醫師吳嘉興指出,以傳統中醫而言,主要是因氣虛、血虛導致的血液運行不暢等所造成,才會常常感到全身發涼。其實除了透過改變飲食習慣,加上配合運動外,也可透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