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秋烤肉沒熟別下肚! 小心腹瀉狂拉連續假期報銷

中秋烤肉沒熟別下肚! 小心腹瀉狂拉連續假期報銷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秋節連假再隔1天就展開,但在全民烤肉歡愉氣氛中,每年都會有腹瀉急診人次大量增加。衛福部疾管署統計,近4周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共58起,當中24起檢出致病菌或病毒,共有393人受到細菌或病毒影響腹瀉,疾管署提醒,中秋節烤肉務必生熟食分開處理,食材烤熟再食用,以降低腸道感染腹瀉風險。


疾管署表示,國內上周因腹瀉急診累計約11萬3千人次,能夠看出明顯成長的趨勢,往年在中秋節前後,腹瀉就醫人數都會顯著上升,特別近4周接獲58起腹瀉群聚通報,高於2018至2019年同期,其中24起檢出陽性,以餐飲旅宿業(10起)及校園群聚(8起)為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19起)。


疾管署特別說,每年國人多以烤肉的方式與親朋好友共度中秋佳節,若食材不新鮮、長時間未以低溫保存,或未澈底煮熟至中心溫度超過攝氏70度食用,容易引發腹瀉等腸道傳染病,並且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類,可能會有沙門氏菌感染的風險。


疾管署也提醒,另由於貝類具有濃縮水中病原物質的特性,若生食受污染水域生產的貝類,容易感染到多種致病原,如:諾羅病毒、腸炎弧菌、霍亂弧菌等而造成腹瀉,其中諾羅病毒具有高傳播力,人口密集處易引起大規模感染。


疾管署強調,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


疾管署呼籲,民眾歡度中秋佳節,不論聚餐或烤肉,應確保食材新鮮、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食材,並以肥皂勤洗手。旅宿、餐飲業者應加強環境衛生管理,有症狀的員工應停止處理食物,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上班,以確保其他員工及顧客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老外族」壓力大腸躁症擾 從體內微循環做起可望改善
▸中年男人罹患慢性病「一蹶不振」 對症調理大展雄風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蔡政府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30月齡以上的美肉進口,引發爭議,食藥署接連發布2份風險評估、以及相關指示規定。值得注意的是,坐月子婦女暴露的萊克多巴胺劑量風險最高,足足是一般人的8倍,但食藥署評估這樣風險仍可接受,只是建議減少內臟食用量。 食藥署式公布「美國進口牛肉相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健保署於8月31日宣布,自9月起將處理醫材收費明顯不合理的極端值,引來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在臉書貼文,「賤保(健保)渣男毫無信用,自費醫材上限,本宣布無限期停止,公告1天即上路,過程黑箱手法粗暴,除了保險業獲利之外,全民健康連帶受影響」。 健保署公布,9月1日起,除「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約等於每7個人之中就有1位老年人。國家發展委員會今年8月發表「中華民國人口推估報告」顯示,2020年將開始進入死亡數超過出生數的「人口負成長時代」,預估2025年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1位是長者。未來少子、高齡化的現象將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再增1名境外移入新冠個案(第489例)!患者是1名40歲印尼男性船員,8月16日入境居家檢疫14天,工作預定9月2日出境,自費篩檢確診。另外,越南與日本都通知我方,邊境檢出由台灣入境確診新冠的民眾,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分別掌握接觸者4人與1人,將持續調查後續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