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老年人須維持基礎活動量 延緩腦部退化

  如果你是個幾乎不做家事的人,可能要改變一下習慣了。最近1項研究表示,每天做1小時的家事,長期累積之下,可以延緩大腦衰退的速度,研究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twork Open)。

  研究團隊追蹤了2,354名美國中年人,至少3天以上的活動數據及腦部掃描數據並加以計算,發現過了60歲以後,腦部每年約損失0.2%,腦組織的萎縮與失智等疾病有關,並影響著老年人的生活。

  將性別、吸煙狀況和年齡等因素納入考量之後,研究小組發現,每天增加1個小時的輕度體力活,腦容量可以增加0.22%,相當於延緩大腦退化1年。如果每天至少行走1萬步,大腦退化速度會比每日步行數少於5千步的人多下降了0.35%,相當於延緩1.75年。

  在2018年美國人體力活動指南中指出,每周執行中重度活動150分鐘以上,能為健康帶來最大的好處,其實任何程度的活動都比不動好。

  Nicole Spartarno博士解釋,研究結果並不能說明中重度的活動量對於老化有直接影響,但透過科學實證,即便只是輕度身體活動也很重要,特別是對於大腦而言。

  衛生專家則表示,研究結果令人振奮,因為輕度體力活動對於大多數中老年人來說是可行的。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入秋後已能明顯感受到涼意,不少人擔憂恐面臨流感、新冠病毒雙重夾擊的狀況,今年公費流感疫苗604萬劑究竟夠不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強調,南半球已經經過了流感季,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除了接種疫苗之外,只要持續現有社交距離、...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行針對自菲律賓入境台灣的「全面機場採檢」措施拍板鬆綁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宣布,有鑑於過去近2個月實施下來,有症狀旅客採檢確診率(17.6%)明顯高於無症狀旅客(0.7%),看起來效益很低,經專家諮詢會...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陸籍配偶可以回台灣團聚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宣布,經考量國內疫情防控能量,兼顧人道、人倫需求,決定開放國人的團聚陸籍配偶,自9月24日零時起,可以向內政部移民署申請入境。另外,外國人隨行團聚的陸籍配偶及未...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彰化縣衛生局擅自針對居家檢疫者「普篩」,惹來陳時中親自下令政風調查,調查結果今(23)日正式出爐,認定彰化縣衛生局有2項作為違反指揮中心政策,但廉政小組研究過後卻無法可罰,必須靠未來修法補強,面對這樣結果,陳時中強調,確實沒有相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