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西醫合併治療 終圓生子夢!

中西醫合併治療 終圓生子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現在女性晚婚比率較高,當想要生育時通常都已是高齡產婦,一旦年紀超過35歲就算高齡。有位方小姐於38歲結婚,平時未採取任何避孕措施,但經過2年仍未懷孕,後來接受婦產科試管嬰兒的療程,前後3次都失敗,之後所能取的卵子數量也逐漸變少,她聽從友人建議先以中醫調養,以針灸中藥提升卵子品質,改善子宮環境,調養之後再接受試管嬰兒療程,於42歲終於產下一名健康寶寶。

西醫確認器官狀態 中醫調養體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中藥針灸可以有效的提高不孕症患者懷孕機率,通常會建議先至婦產科檢查有無器質性的病變,若檢查發現輸卵管阻塞、子宮息肉或子宮肌瘤太大等問題,先由西醫評估手術必要性。若器官構造正常,但不論是自然或是人工都無法懷孕,則建議要先給中醫調整體質,可以有效地調整適孕環境,提高受精卵著床的成功機會。

40歲後難自然受孕 試管成功機率也低

周宗翰說,通常超過40歲就很難自然受孕、容易流產,就算做試管,成功率也很低,用來評估卵巢功能的「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濃度更從25歲以後就往下掉,AMH是卵巢功能評估的重要指標,通常卵巢小卵泡數目愈多,血清中AMH濃度也會愈高,中藥管花肉從蓉、仙靈脾、菟絲子、巴戟天等補腎藥可以有效提升卵巢功能,讓西醫在取卵數量可以提升。

壓力大影響排卵 針灸中藥調理子宮環境

周宗翰解釋,現在女性壓力大,長期不孕與壓力更會影響內分泌與荷爾蒙,進而影響排卵,這時中醫會使用疏肝理氣的中藥讓賀爾蒙穩定,通常女性經期不規律、經痛、月經血塊多、慢性骨盆腔炎等,都是子宮環境不好的警訊,針灸可以有效改善子宮環境。一般而言,在中藥與針灸的調整下通常會希望高溫期持續12~14天,低溫期則是可長可短,而通常子宮內膜修補需要10天以上,因此月經週期最好不要短於25天,創造出適合受精卵著床的環境,有幾次在調理的過程中,原本準備要做試管嬰兒的婦女自然就受孕了。

沒有百分百成功法  心理狀態先調好

懷孕是機運問題,不管是中醫或西醫,都只是提高生育的機會,無法百分百成功。周宗翰建議,患者的心理狀態也是影響試管後成敗的重要因素。心理壓力較重的婦女,她們的內分泌會受到影響,血管長期處在收縮狀態,影響子宮、卵巢局部的血流,而且神經系統的緊張會使一些神經介質釋放出現異常,造成子宮、輸卵管肌肉收縮紊亂,造成胚胎不能著床而導致治療失敗。所以家屬的支持和理解對女方調整心態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1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8歲王姓老婦人去年車禍導致骨盆骨折,因患有嚴重骨質疏鬆,傳統復健方式常讓她痛到哀叫連連,經醫療團隊建議採用「下肢行走復健機器人」輔助,幫患者穩定下半身和訓練肌力以及站立,執行一個月後,復原情況漸入佳境。 七旬嬤臥床下肢力不足 傳統復建疼痛難耐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日宣布新增17,801例本土病例,57例境外移入,其中包含29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 中重症增加21人 90多歲婦女家中逝世 今日中症增加14人,重症增加7人。今日新增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例男性、2例女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為避免大量民眾前往醫院急診篩檢造成急診壅塞,影響重症醫療量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規劃相關因應措施,請各地方政府及醫療機構配合辦理。 無症狀者 需快篩陽性才可PCR 指揮中心將建請各地方政府依轄區疫情狀況增加開設社區篩檢站,擴大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 有關2日有媒體報導,食藥署用100元保證價採購唾液快篩試劑,及政府拉高快篩試劑販售價格等評論,指揮中心駁斥,採購快篩試劑是指揮中心權責而非食藥署,且指揮中心並無採購唾液快篩試劑,目前整備之家用快篩試劑均為鼻腔採檢類型,並依政府採購法或傳染病防治法為之。實名制販售價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