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西醫合治中風效果佳? 早期介入實證有成

中西醫合治中風效果佳? 早期介入實證有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與中醫部攜手研究「中醫早期介入中風與腦外傷治療」,發現接受中醫早期介入治療的病人各項神經功能指數都顯著優於對照組,顯示預後有一定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對於病人與家屬來說,有莫大的幫助;研究獲得國際醫療期刊JACM(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肯定並刊載其研究成果。

中西醫合治療中風 透過實證結果確立效果、安全性

此研究是神經外科主任黃伯仁與中醫部副主任黃仲諄共同主持,從2014年開始收案,對象為年齡十八至八十歲,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 GCS)三到十二分,出血性中風與嚴重腦外傷病人,依病人是否接受中醫早期介入治療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並持續追蹤病人恢復狀況。

黃伯仁主任表示,近二十年來,出血性中風與嚴重腦外傷病人在緊急照護與治療上雖有相當程度進步,但死亡率仍在20%以上,且病人預後狀況並未提升,許多病人終其一生須躺床接受照顧,不僅照顧家屬負擔沉重,病人本身也沒有生活品質與尊嚴,希望透過實證結果,讓中西醫合治療中風成效讓更多人瞭解,並確立中西醫合治的安全性及其效果。

接受中醫早期介入 病人預後具一定程度自理能力

中醫部副主任黃仲諄說,實證研究收案的六十位病人中,四十一位完成追蹤,其中沒有接受中醫早期介入治療的病人一個月的死亡率約為39%;接受中醫早期介入治療的病人一個月的追蹤沒有病人死亡;在六個月的追蹤結果中,接受中醫早期介入治療的病人各項神經功能指數都顯著優於對照組,顯示預後有一定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雖無法恢復原本未生病狀態 但對家屬、病人具莫大幫助

研究有兩個重要的貢獻,一是確認腦傷出血病人早期給予中藥治療是安全的,二是中醫早期介入治療對於出血性中風與腦傷病人預後有一定程度的幫助,這對病人與家屬來說,是很好的消息。黃仲諄副主任說,這項治療雖然沒有辦法讓中風或腦傷病人回復到原本沒有生病時的狀態,但能康復至不錯程度的自理生活能力,不僅可以減輕照顧家屬的負擔,對病人自己的生活與自尊都有所幫助。

【延伸閱讀】

不怕變成塑膠奶! 魔滴隆乳彈力自然不假假

不飲酒也恐肝硬化 B肝難察覺篩檢、追蹤很重要

 心肌梗塞防復發 醫師要他一定要做「這些事」

新式甲狀腺切除術!脖子不留疤 術中導航聲帶不受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1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由於311福島事件,人們開始重視輻射暴露造成的癌病變,因此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的應用,必然成為未來的趨勢。懷孕的婦女有時也會遇到心律不整的問題,發作時由於考量到腹內胎兒,可以使用的藥物非常有限,因為荷爾蒙的改變,可能產生不斷復發的情形,對孕婦和胎兒造成生命的威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糖尿病年輕化!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2型糖尿病》顯示,75歲以上長者每2人便有1人為糖尿病患者,而20歲以下糖友也相較2008年增加4成。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胡啟民呼籲,台人主食以澱粉、醣類為主,飯後血糖易飆升,患者應全面審視「飯前與飯後血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老是拉肚子嗎?季節轉換之際,天氣忽冷忽熱,許多人出現頻繁腹瀉的症狀,以為是吃壞肚子或腹部受寒,但醫師提醒,無論是哪一個季節,只要腹瀉持續超過3個月,且經常伴隨腹痛、體重減輕或發燒等症狀,可能罹患連醫師都覺得難纏的「發炎性腸道疾病」,嚴重時會提高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不可不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邁入高齡化社會,台灣長者接受老花眼鏡的視野準備好了,聽損觀念卻遠遠落後。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耳科主治醫師廖文輝表示,許多聽損者對助聽器輔助仍多有負面刻板印象,就算聽不清也不願面對,而產生溝通障礙、社交疏離。聽損長者逾100萬人 無症狀難察覺、失智風險高據世界衛生組織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