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 BNT疫苗開打,開始有民眾施打疫苗後,出現發燒、畏寒、全身痠痛、頭痛等症狀,專訪振心中醫診所院長葉妍廷,請她由中醫觀點解讀打疫苗後症狀,以及民眾如何藉由中醫食療、茶飲、穴位按摩調養,舒緩打疫苗後,免疫反應啟動後的不舒服症狀。 葉妍廷解釋,打疫苗後發燒、畏寒、全身痠痛、頭痛等症狀,中醫描述這些症狀的名詞,叫做「表證」。 「表證」的意思是說,當人體遭受外來病原菌的侵襲,外感的寒邪,等於吹到風,要感冒的時候,身體啟動免疫反應,就有怕冷、發熱,頭跟脖子很緊很痛,甚至全身痠痛。 但是每個人的體質,可能有不同表現,所以,打疫苗後,有人怕冷、有人發熱。 發熱狀況,葉妍廷表示,一般人體覺得溫度到了,那多餘的熱量怎麼辦?開始讓人體的汗孔打開,排掉多餘能量,就會開始流汗。 這也是為什麼發燒之後,希望流點汗,體表的增散作用變高。 葉妍廷認為,也有人的身體很虛寒,沒有力量,表示身體的能量稍微低,這樣的體質,要再去累積能量,達到升溫散熱的目的。【推薦閱讀:中西藥合併吃,怎麼吃遠離交互作用?藥師親授5點「用藥須知」】 葉妍廷也指出,就中醫觀點來講,很多時候疼痛都跟濕氣相關。 葉妍廷表示,中醫認為體表累積濕氣,濕氣就是平常的一些代謝廢物沒有清除掉,如果加上打疫苗後類似感冒症狀的生理壓力,釋放化學物質,身體充滿氧化自由基的壓力,疼痛就會更明顯。 桂枝3錢、柴胡3錢、羌活3錢、藁本3錢、荊芥2錢、薄荷2錢、甘草2錢、生薑10片、紅棗5顆 以上用1公升的水,大火快煮到剩500cc,一整天頻頻溫服。【推薦閱讀:中醫獨門防疫茶,三大原理,關鍵是強化腸胃道】 第一,打疫苗的時候,葉妍廷提醒,不要吃冰涼、生冷、甜食。也不要吃太飽。 甜食吃得多,溼氣、疼痛更嚴重。重點是不要讓腸胃壓力太大,不要讓身體同時應付免疫反應和腸胃消化,負擔很大。 第二,打疫苗後,如果民眾全身痠痛,汗流得不是很多,葉妍廷認為,可以加一些嫩薑跟紫蘇葉直接煮水,不加糖,讓水喝起來有點辣辣的,嫩薑才有去濕氣跟「解表」作用。 也可以煮薑絲湯或薑絲魚湯、薑絲雞湯,薑絲加多一點,讓人喝的時候有點流汗。 第三,打疫苗後,頭痛、脖子僵硬疼痛,葉妍廷認為,那代表人體本身的循環,頭跟脖子的循環,本來就不好,再有生理壓力的時候,頭痛更嚴重,這時候要熱敷或按摩頭部穴道,放鬆頸部壓力。 按摩風池、完骨,還有肩頸跟大椎穴,把脖子的斜方肌跟豎脊肌群揉一揉,還有多按摩頭部跟枕部連接的部位,以及後枕部位置。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7月豔陽天除了曬黑 曬傷 紫外線傷害還有更可怕的老化危機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序進入7月以來,氣溫繼續飆高,讓「防曬」措施顯得格外重要,尤其,醫師提醒,紫外線的對皮膚的傷害除了會刺激皮膚底層的黑素細胞增生使膚色變深、肌膚發紅、發癢之外,還會刺激體內自由基發生導致加速老化及膠原蛋白流失。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
閱讀詳情 »嬰幼兒反覆哭鬧「間隔越來越短…」 竟有可能是體內要命警訊
▲(照/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小小孩肚子痛、間歇性哭鬧,不是小事!一名1歲3個月大的男童突然出現一陣一陣的哭鬧情形,安撫沒一會兒,過一陣子醒來又開始哭,且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還好媽媽夠機警,馬上送急診,檢查發現是「腸套疊」,如果治療不及,可能導致腸壞死,甚至休克、死亡...
閱讀詳情 »牙刷怎麼挑?
牙刷造型百百種,哪種牙刷比較好?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牙刷的功能就是要把牙齒刷乾淨,建議從「刷頭」、「刷毛」、「握柄」這幾個面向來挑選適合的牙刷,若有口腔疾病者建議可諮詢醫師提供口腔照護建議喔。 市售牙刷類型眾多,那一種牙刷「最好」?黃斌洋醫師表示,由於每個人的口腔狀況各有不同,若有口腔疾病...
閱讀詳情 »疫情衝擊口腔癌篩檢人數大掉4成 嗜菸檳者死亡風險恐增3成5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統計,國內每年透過篩檢可以發現約1300多名的口腔癌患者,不過,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衝擊民眾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意願,與去年同期相比,口腔黏膜檢查受檢率一口氣大降約4成;但國健署警告,研究結果顯示,有抽菸、嚼檳榔習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