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中風後把握3個月黃金復健期 她從無力走路到可以獨立行走

▲台北慈濟醫院腦神經科醫師定期前往關懷下轉至承作醫院的病患。(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急性中風後的照護,極其重要!50歲的黃小姐,前些日子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一側手腳無力,送急診就醫診斷有出血性腦中風,緊急會診腦神經外科醫師治療,恢復狀況良好,由於符合急性後期的醫療整合照護模式(PAC)收案條件,後續在醫院及家人用心照護下,從無法獨立行走進步到可以獨立行走。

一旦個人活動失能,往往是家庭與照顧者的沉重負擔,衛福部在2014年推行腦中風PAC計畫,目的就是要幫助急性腦中風病情已穩定的病患,把握中風後的前3個月黃金復健期。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徐榮源表示,只要病人接受3到6周,持續且高強度的復健醫療照護,成效佳者,若經健保署審核通過展延,甚至可以再多6周的PAC照護,盡早回復健康,減少過往為求減輕家屬照護壓力而要求滯留於原急性醫院或成為醫院間流浪病人的問題。

以台北慈濟醫院為例,2015年開始執行PAC計畫以來,便陸續與鄰近的新北仁康、北護分院、怡和、豐榮與萬華等醫院合作,提供腦中風、燒燙傷、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心臟衰竭、衰弱高齡等病患急性期後的照護計畫。

台北慈濟醫院強調,為求整合性照護,當病人出院轉至PAC承作醫院後3周內,醫療團隊含原主治醫師就會撥空會同相關的營養師、出院準備護理師等前往PAC醫院作訪視追蹤,了解病人在接受高強度復健後身體適應情形。

訪視重點包括是否出現血壓高不易控制、治療及預防中風的藥物是否該調整、復健結束後的中風回診等,台北慈濟醫院說,這些全是為了確保病人出院後更能無縫接軌,接受高品質的持續性照護,協助早日恢復生活功能。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每天上班都感覺視力減退、乾澀模糊、疲勞嗜睡?眼睛可以快速反應出人的疲累狀態。而對高齡者而言,「視力茫茫、看不清」更是老化過程無法避免的眼患困擾。苗栗醫院中醫科醫師楊哲彥指出,門診病患中表示有眼睛症狀困擾的比例已非常高。 眼患問題趨勢增 急慢性傷害皆始於生活現代人為...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正當美國輝瑞藥廠傳來新冠肺炎口服藥好消息,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89% !為找出可對抗新冠病毒之藥物,對人類健康做出貢獻,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醫師帶領的跨校院科研團隊,應用人類基因重組肺泡表面蛋白D的片段,能夠辨識冠狀病毒表面的棘狀蛋白,進而阻止病毒感...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乳房由乳小葉組成,乳小葉產生母乳,而乳管則將乳汁輸送到乳頭。乳腺癌的0期是乳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沒有症狀,也不易察覺腫塊,通常需要藉由乳房攝影檢查術才能察覺,但如果沒進行治療,將會入侵周圍的組織,稱為浸潤性乳腺...

閱讀詳情 »

作者:樊樂遠醫師「我常常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鼻塞,尤其是早上,擤鼻涕的衛生紙可以推成小山。」「最近換季,一整理衣服,鼻子就受不了!」「吸到冷空氣,鼻子就不舒服。」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惹的禍!在台灣,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非常高,三個成人就有一個有過敏性鼻炎,兒童更是幾乎一半都有,只是症狀輕重的差別。鼻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