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痙攣疼痛難復健 「肉毒桿菌」成幫手

中風痙攣疼痛難復健 「肉毒桿菌」成幫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肉毒桿菌助復建   美術師提升生活品質

在國小擔任美勞老師的洪先生,今年四十九歲。去年十月,因急性腦梗塞中風,造成左半邊肢體偏癱無力,雖然積極復健想回復正常生活,但因疼痛性痙攣讓肩膀緊繃、手肘打不直,手心更會緊握拳頭無法打開,讓他感到非常挫折。後來到大林慈濟醫院求診,經神經內科劉瑞貞醫師施打肉毒桿菌治療,讓中風後疼痛性痙攣明顯消失,也讓復健效果持續增加,逐步邁向生活自理的目標。

劉瑞貞醫師表示,中風病人通常有半邊肢體癱瘓無力情況,在病發一個月內,約有兩成病人的手部會出現不正常收縮,導致復健受阻,成效不彰;直到三個月左右,約四成的病人在出力時,會遇到強大的張力,感受到嚴重的疼痛感。

介於藥物與手術   肉毒桿菌個人化治療

針對中風病人,劉瑞貞醫師說,一般神經內科醫師幾乎都使用口服抗痙攣的藥,但藥品是全身性的藥,吃完後就昏昏沉沉無法復健,病人也會拒絕吃藥;另一種用在沒有辦法治療的痙攣性患者,可採用全面性的神經阻斷術來改善,但這類治療是屬於不可逆的手術。她指出,肉毒桿菌素則是取口服用藥與手術的中間值,並能依病人情況不同來量身訂作的治療方式,即針對每一塊肌肉,施打不同的劑量,讓病人的痙攣在沒有副作用下得到最好的效果。

復健成效愈高   肉毒桿菌逐步減少劑量

洪先生經劉瑞貞醫師評估後,確定是中風後痙攣的患者,有明顯的肩膀內縮、手肘彎曲與手心緊握等情況,建議採用肉毒桿菌治療。目前健保針對手部痙攣給予三次的治療機會,醫護人員會先協助申請肉毒桿菌素注射健保治療。劉瑞貞醫師說,開始施打肉毒桿菌素七到十天後,疼痛感消失,關節變得很鬆,大約三到四個月後,緊度又會慢慢回來,當病人復健的成效愈來愈高,需要肉毒桿菌的劑量也會逐步減少。

掌握復健黃金期 儘早接受評估治療

劉瑞貞醫師表示,肉毒桿菌素扮演的角色是消除疼痛性的痙攣,讓張力下降,使病人更有力氣及耐心去接受大量的復健,復原效果也會更好。由於中風後三至六個月為復健治療黃金期,希望中風病人初期就到神經內科門診評估,越早接受治療,效果會越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3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連日高溫,在夏天頻繁的進出冷氣房的情況之下,許多民眾紛紛出現感冒的症狀,中醫診所台北院區許中嚴院長表示,最近短短一週內,門診中便陸續出現許多典型燥咳(乾咳)患者,其中包含七旬長者、更年期婦女、未成年幼童等多年齡層,這些患者皆因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而感冒,雖然感冒後大部分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預防子宮肌瘤 飲食調整+規律運動是關鍵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但卻帶給女性極大的困擾。若要預防子宮肌瘤長大、復發,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建議,除調整良好的生活作息外,也應減少攝取含荷爾蒙含量高的食物,如豆製品及海鮮類的魚卵、蝦卵、蟹黃等,並應搭配規律的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一名30多歲從事美容業的陳小姐(化名),最近發現脖子腫大,引起周遭朋友與客人的注意,由於大家的關切讓她備感壓力,才趕緊至醫院就診檢查,沒想到竟是甲狀腺出現了問題!甲狀腺疾病 好發於女性 負責收治患者的臺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陳瑞裕醫師表示,甲狀...

閱讀詳情 »

高膽固醇不僅會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更是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關鍵肇因之一!因此,想要避免上述問題找上門,從根本減少壞膽固醇產生非常重要。但要防止膽固醇堆積,該怎麼做才對呢?日本專家建議,除了調整不當的飲食習慣外,適度抒解壓力,更是有效降低壞膽固醇生成的好方法!尤其是,4種性格容易自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