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主動脈瓣狹窄剩2年壽命 新式微創術救命

主動脈瓣狹窄剩2年壽命 新式微創術救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嚴重心臟主動脈瓣狹窄的80歲鄧阿嬤,被醫師宣判僅剩二年時間可活,經由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外科醫師合作進行經導管微創主動脈瓣植入手術(TAVI),成功挽救老婦一命。目前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心臟不適、疼痛感消失,爬樓梯也不喘了。

上樓梯又喘又痛 苦不堪言

鄧阿嬤14年前被檢查出心臟主動脈瓣狹窄及冠狀動脈疾病,接受過一次冠狀動脈氣球擴張手術,並長期吃藥控制,但幾年後疼痛越來越頻繁並且稍微活動就喘到不行。阿嬤家中浴室在二樓,每當要上樓洗澡走上樓梯又痛又喘,苦不堪言。

手術風險高 但吃藥只能撐2年壽命

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張兼華表示,此病人除了主動脈瓣膜嚴重鈣化狹窄之外,升主動脈也嚴重鈣化,一般這類型病患幾乎無法手術,若非得要手術時,也必須把升主動脈整個換掉並且重接冠狀動脈,但可能在手術中夾除鈣化的主動脈時,使得主動脈碎裂,碎片四處飛散可能導致中風及大出血,所以手術風險很高,只能靠吃藥控制的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病患,往往只剩二年壽命,常死於心臟衰竭或猝死。

術前仔細評估 微創主動脈瓣植入術救一命

為了避免導管微創手術的併發症,病人手術前的評估相當重要,張兼華醫師指出,醫院必須有超高速立體導航心臟電腦斷層掃描,病患檢查後影像重組送到原廠國外中央實驗室分析,確認病人是否適合使用支架瓣膜,相關條件符合時才能接受導管微創手術。2012年至今全台灣約有300多位患者接受此手術,執行的醫院必須有心臟內外科受訓合格醫師,以及超高速立體導航心臟電腦斷層掃描和複合式手術室的設備。張兼華醫師指出,病患本身需無法接受傳統手術、身體虛弱者,或手術風險高,才適合此手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6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卵巢癌佔臺灣地區婦科癌症的第二位,每年有1300名新個案(全球每年約19萬名新個案),是婦女最致命的癌症之一,每年台灣約有548人(全球有11萬4千人)死於卵巢癌,是女性癌症的第五大死因。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與婦癌防治中心經過六年的研究,除了印證絕大部分卵巢癌的原發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1名1歲男童,被媽媽發現對聲音毫無反應,緊急就醫檢查,才發現孩子聽不見,屬於先天性聽力損失,透過配戴助聽器且接受語言訓練後,已能漸漸和人對話;衛福部桃園醫院小兒加護病房護理師吳慧貞指出,聽力損失屬於常見的先天性缺陷,因此新生兒出生24至60小時內,就必須接受聽力篩檢。...

閱讀詳情 »

我和老公結婚2年多,五個月前我查出懷孕。本來老公想跟我分房睡的,可我害怕一個人睡覺,所以一直纏著老公沒有分房。上個月開始,老公開始出現一些詭異舉動,大半夜的趁我睡著偷偷起床不知道去哪。之前是四五天出現一次這樣的情況,後來兩天出現一次。我這個人睡覺很輕,有點動靜就會醒。剛開始我懷疑老公在外面有了其他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王光輝先生的妻子於7年前妻子確診阿茲海默症,情緒容易躁動,卻因為行動能力還很好,常常一不注意就開門跑出去,全家動員找人的次數已數不清。藥物雖然控制了情緒躁動,妻子卻因此更遲鈍與退化,黃先生自己卻無能為力,非常心疼。想到年輕時與妻子共同為生活打拼,原本計畫退休後可以享清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