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核心運動加肌內效貼紮 跟下背痛說掰掰

核心運動加肌內效貼紮 跟下背痛說掰掰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人的一生中發生下背痛的機率約60~80%。常見的下背痛不僅對於病人來說是極大困擾,在社會成本、醫療花費也甚鉅。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主治醫師駱逸明表示,運用核心運動與肌內效貼紮治療,能讓下背痛較快緩解及改善失能程度,提升獨立生活能力以及回到工作崗位的能力。

下背痛與日後背痛復發有關

常見下背痛的成因有退化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脊椎管狹窄及椎間盤突出等,只有極少數為腫瘤或轉移。而下背肌肉拉傷、腰椎韌帶扭傷,常見於勞動工作或運動強度不當造成運動傷害所引起的。下背痛會造成穩定脊椎肌肉群的動作控制機能發生障礙,與日後病人背痛復發率的高低有密切的關係。

核心運動訓練深層肌肉

運動在治療背痛佔有重要角色,透過運動重新訓練軀幹深層肌肉及局部脊椎穩定性,對下背痛的緩解、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回到工作崗位的能力,都有顯著效果。駱逸明醫師指出,近年來「核心復健」相當盛行,以局部脊椎穩定性運動為基礎,矯正錯誤姿勢,重新訓練軀幹深層肌肉,增加腰椎穩定性、肌耐力。而軀幹核心運動訓練建議每週2~3次、每次30~60分鐘,透過運動復健,對日常生活功能改善的效果更好。

肌內效貼紮改善動作控制

一開始主要運用在運動傷害急性處理的肌內效貼紮。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國際性運動比賽(奧運、世界杯、亞運)及臨床物理治療來處理肌肉骨骼的問題。現今臨床上也運用於復健的病人,像是肌肉骨骼傷害的處理。肌內效貼布具良好伸縮性、透氣性及低致敏性,主要運用在運動傷害的處理。不同於傳統運動貼紮,並不限制關節活動度,而是透過加強本體感覺以改善動作控制,並有促進淋巴及血液循環,達到減輕腫脹和疼痛的效果。

長期肌肉耐力還是要靠核心運動

肌內效貼紮可以當作一種輔助治療方法,在病人早期背部肌肉肌耐力差,易疲勞及合併下背痛時,還無法從事工作或背部肌肉肌耐力訓練前,先利用肌內效貼紮來立即改善。不過改善背部肌肉耐力差及要維持長期效果,可能還是要靠從事軀幹核心運動訓練來達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61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國內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許多民眾有疑似確診症狀都焦急的前往大醫院,造成急診大排長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宣布,為解決此情況,目前全台指定開放199家社區採檢院所,提供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有需求的民眾可以就近前往,增加其方便性。 指揮中心指出,在中華民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本土確診人數暴增,破萬人之後更是增加快速,雖然已無去年的三級警戒模式,確診者也多以輕症為主,但確診人數多、接觸者多,仍須要居家照護或隔離,更有許多學校因此停課。在無法出門或不方便出門採購的情況下,均以外送配合送餐或是一次大量採購,減少出入機會,但有些食材保存期限短,該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痔瘡是許多人難以說出口的隱疾,不少病人罹患後更會不好意思前往就醫。根據成大醫院統計,國人罹患痔瘡機率高達86%。對此,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雨農表示,隨著年紀增長,肛門痔瘡結締組織慢慢退化無力,痔瘡就會慢慢膨出,加上任何會造成肛門壓力升高的狀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苗栗報導】這波Omicron本土疫情直線上升,單日確診人數已進入「萬例時代」,指揮中心防疫政策也滾動式調整,「簡訊實聯制」已由「社交距離APP」取代,隔離天數縮短朝向「以篩代隔」的模式,面對防疫政策的改變,讓許多人不免擔憂。尤其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病友,疫情的波動,恐也牽動病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