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久咳誤認得新冠 竟是手球大的惡性腫瘤在作祟

久咳誤認得新冠 竟是手球大的惡性腫瘤在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6歲欣怡(化名),連續幾天久咳不止,家人以為欣怡罹患新冠肺炎,急忙將她帶往醫院進行快篩,儘管血液及鼻腔篩檢結果為陰性,但卻在胸部X光中發現右側肺部已經白成一片,在經過詳細檢查後,竟是一顆由肋膜長出,大如手球的惡性肉瘤。而欣怡接受手術切除及化學治療後,卻無法完全消滅腫瘤,所幸在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查腫瘤惡性突變基因後,確認該腫瘤為NTRK基因融合變異所致,而國內已經有適合的新型癌症標靶藥物可供使用,經過治療後,殘存腫瘤已經消失,持續追蹤一年後仍非常穩定。

兒童癌症不可輕忽 醫:基因突變是兒童癌症發生的主因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翁德甫醫師表示,臨床報告顯示,臺灣18歲以下的兒童或青少年,每年罹患癌症的新發病個案中,有超過一半為實體腫瘤,然而兒童癌症發生的主因與成人癌症不同,成人癌症常常與飲食、環境、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例如:抽菸、喝酒、不良飲食所致,但兒童癌症則多為病童基因突變所導致,與家族遺傳、飲食或生活習慣無關。人體細胞可以控制細胞的正常分裂與成長,然而兒童癌症發生的原因往往就是促進細胞增生的「油門」基因與抑制細胞增生的「煞車」基因先後發生突變所導致。因此尋找合適的標靶藥物,直接抑制突變的腫瘤基因,就會產生很好的療效。

精準治療基因突變點 新型標靶藥物治療新趨勢

翁德甫醫師說明,兒童癌症的治療成功率高出成人許多,過去透過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或是開刀手術切除腫瘤,治癒率大概都有近八成以上,然而對於一些罕見惡性肉瘤或是具有神經組織分化出的惡性腫瘤,由於容易對化療或放射治療產生抗藥性,倘若無法完全切除,則醫師將無計可施。而腫瘤組織切片在病理染色下,雖然有機會可以檢驗出腫瘤標靶基因,但非常耗時、昂貴且敏感度不佳,因此常常無法提供足夠的資訊給醫師進行標靶藥物的選擇與治療。

所幸隨著精準醫療時代的來臨,讓上述少見而難治的兒童癌症患者多了一線希望,翁德甫醫師指出,運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找到兒童少見癌症的致病基因(Driver gene)突變後,若確定為NTRK基因融合所導致之惡性腫瘤,可以透過標靶藥物精準抑制TRK致病基因的過度活化,即可讓腫瘤縮小,進而接受後續切除手術,倘若仍無法切除,也可以持續服用標靶藥物,抑制腫瘤生長。

曾經有父母說:世界上比自己罹患癌症更可怕的事,就是自己的小孩罹患癌症

兒童癌症是每一位父母親的痛,然而面對困難或罕見兒童癌症,只有不斷尋找更進步更準確的診斷與治療方式,才能讓病童恢復健康,也能讓家庭恢復完整。兒癌醫師的重任就是守護住每一位兒癌病童,也守護著每一個兒癌病童的家庭,期待攜手克服病魔,邁向健康的未來。

【延伸閱讀】

Omicron來襲 COVID-19口服藥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機率

肺癌延命關鍵 NGS基因檢測從「腫瘤」找答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新的一年到來,加上本土疫情逐漸趨緩,讓許多民眾安排不少聚餐,不過就怕聚餐上少了口罩遮掩,對自己面貌沒自信,讓許多愛美人士紛紛趁著農曆年前進廠維修;醫美診所張進芳醫師 指出,農曆年前確實增加不少醫美療程詢問度,一方面受到疫情影響,另方面也因為大家對於手術接受度較低,也因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誠、賴欣平報導】現代人對於外表越來越重視,醫學美容需求也逐漸上升。根據知名美妝流行網站調查,近8成女性想嘗試醫學美容。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暨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豐州指出,不只醫美療程,民眾在接受所有醫療行為時,最重視的就是「安全性」及「效果」。而「效果」包含治療後的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短短一個月內取代Delta成為新冠病毒流行主軸,台灣也因應疫情,將接種兩劑滿五個月後追加施打第三劑,縮短為三個月。但也有不少民眾認為,「Omicron多為輕症,染疫後就有抗體了,不需施打疫苗。」對此,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內科主治醫師姜冠宇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我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自2021年12月28日上線後已核發超過26萬份。考量國內外疫情升溫,各界建議及需求,指揮中心將於明日(1月21日)上午8時,開放「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供國內使用。同時,經濟部規定進入八大行業,需要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