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敏鼻塞12年久未癒 醫:未對症是主因

過敏鼻塞12年久未癒 醫:未對症是主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1歲王先生本身就有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異位性皮膚炎及氣喘問題,由於工作關係時常往返國內外,每當飛機起飛時,機艙內的高壓總讓發炎腫脹的鼻竇更加不適,甚至造成頭痛、耳痛,就醫至今超過12年,期間更經歷三次手術開刀、抗生素、類固醇治療,也定期清理鼻腔及持續回診追蹤,卻都只能做到部分控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治療反復發作治不好 可能跟第二型發炎有關

鼻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耳鼻喉科葉德輝醫師說明,針對慢性鼻竇炎同時又有鼻息肉的治療,有八到九成的患者可以透過傳統藥物或開刀改善,但有一成五的患者卻難以控制,必須反復開刀,而治療效果不佳的最大原因,就是這類型患者多有第二型發炎反應(Type 2 inflammation)。上述案例王先生即屬此類型,後續改採新型生物製劑治療,幾天後嗅覺失靈的狀況改善許多,打完第二劑再回診後,鼻息肉更是消腫不少,不僅黏稠的黃鼻涕變少,連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都進一步改善,困擾十多年的疾病總算有解,醫療團隊也相當滿意這樣的治療效果。

新型生物製劑精準標記IL-4、IL-13雙重鎖定阻斷發炎反應

所謂第二型發炎反應,葉德輝醫師解釋,因為相關細胞激素所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反應,當身體接觸到過敏原、病毒等刺激物,會分泌介白素IL-4、IL-5及IL-13等發炎因子,啟動全身性的發炎過敏反應,因而出現氣喘、慢性鼻竇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因此單靠藥物或手術治療,而沒有找出發炎的原因,只是治標不治本。而新型生物製劑便是利用這樣的機轉,將發炎因子作為標記物,準確且專一的鎖定IL-4及IL-13,雙重抑制訊息的傳遞,阻斷後續所誘發的發炎反應,以達到快速、持久的疾病控制。

治療漫漫長路 醫盼提升病友良好生活品質

過去,這類型患者需要長期使用鼻噴類固醇或是口服類固醇治療,搭配洗鼻液作日常照護才能改善,但多數患者還是擔心會有副作用,效果也無法持久。所幸今(2021)年剛通過TFDA核准的新型生物製劑,適用於治療頑固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對於使用手術或傳統藥物治療仍難以控制的病患,提供多一個治療選擇。

葉德輝醫師也提醒,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是一個慢性病,需要長期追蹤與控制,目前觀察新型生物製劑對於第二型發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很不錯,也希望未來能從臨床試驗累積中找到治療的頻率及使用方法,不再需要反復的手術,讓患者脫離長久的病痛跟困擾,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過敏鼻塞12年久未癒 醫:未對症是主因


【延伸閱讀】

Omicron來襲 COVID-19口服藥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機率

中醫治過敏性鼻炎 減敏防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4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球及台灣都持續新冠肺炎抗疫中,尤其近期我國出現本土群聚事件,使得全民也變得更加緊張,許多大型或集會活動也因此都取消,生活也受影響!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鄧小萍感染管制護理師,提出新冠肺炎防疫期間,年夜飯要怎樣吃才能兼顧防疫之建議。團圓吃飯 分區分流、公筷團圓飯吃飯、談天、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寒流一波波,夾雜濕冷的空氣讓保暖設備供不應求,難得的飄雪更讓許多人冒著凍冷上山,一位聽力障礙的朋友也跟著參加盛會,「導航失靈」、「手機開不起來當機」、「越來越耗電」、「靜電發生」,形成另一種特別的寒害。這波疫情持續整年把大家都悶壞了,拜疫情控制妥當,身處亞熱帶的台灣下雪自然...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感情是人生中永遠的課題,無論是情侶或是夫妻間相處都會遇到各種疑難雜症,情侶間是否該AA制?夫妻間該如何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這些話題讓網友們時不時在社群平台熱切討論。 初次見面該不該AA制 引發網友熱議 各大網路社群平台經常出現網友遇到感情瓶頸的求助文、探討愛情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關將至不少好朋友不管是清除家中堆積雜物大掃除,或是長途旅遊開車,或是久坐追劇玩遊戲後,常在診間抱怨腰酸背痛問題。安南醫院復健科洪啟堯醫師表示,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高達八成五的成年人一輩子至少經歷過一次下背痛,任何時候一個月內發生下背痛到影響日常活動更有二成三的比例。常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