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久坐、搬重物突然「閃到腰」 下背痛6症狀你中幾項?

久坐 搬重物突然「閃到腰」 下背痛6症狀你中幾項?

【NOW健康 陳盈臻/桃園報導】打掃、搬重物、長途開車坐車、久坐辦公或追劇、打電玩等習慣,使得最近下背疼痛患者明顯變多,復健科醫師表示,建議平常多做核心運動,不要久坐,才能有效預防下背痛。


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林頌凱說明,9成以上成年人都有過下背痛的經驗,臨床觀察就診患者的疼痛部位,以下背痛比率最高,遠遠超過了身體其他部位。一般來說,下背痛常見危險因子包含抽菸、肥胖、年紀、女性、工作勞心勞力、長時間久坐不動,或是罹患身心症、焦慮、憂鬱症等心理因素所致。關於下背痛常見6大症狀包括有:


1.在下背部的地方產生疼痛與僵硬的感覺,但不會延伸到臀部或腳。
2.從椅子上站起來,或是要起身下床的時候會特別痠痛。
3.痛點附近的肌肉緊繃,身體活動的時後會覺得不順。
4.彎腰時感覺到特別不舒服,常需把腰挺直來緩和。
5.久坐或久站以後,下背部產生疲乏及痠痛感,運動後反而覺得比較舒服。
6.早上剛起床的時候最舒服(因為肌肉有充分的休息),上班以後越到下午就越不舒服,快下班或回到家以後是最痛苦的時間。


至於成因,大部分屬於非特異性下背痛,並非特定疾病或結構異常所引起,而是姿勢不良,或是搬重物、運度傷害所致,最常見的是彎腰、搬重物時,突然「閃到腰」。


林頌凱分析,如果是急性下背疼痛,約在2天到1個星期內可恢復,約9成急性下背痛患者在6到12周之內會自然痊癒,但如果沒有適當治療,就容易復發,或演變成慢性下背痛,治療較為棘手。


林頌凱表示,復健運動是改善單純下背痛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建議加強核心肌群的訓練,包括,柔軟度運動(伸展運動)、肌力與肌耐力運動(瑜珈、彼拉提斯、游泳)。


林頌凱建議,平常盡量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長時間維持固定的姿勢,可選擇符合人體工學的桌椅、家具。此外,按摩、泡澡(溫水)或泡溫泉,可以有效減輕疼痛與舒解壓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敦睦艦隊新冠群聚事件持續延燒!今(21)日再增加3名確診官兵,3人都第1次採檢陰性,第2次採檢才發現陽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研判,3人可能都在疾病末期,才會有相同狀況。另外,第2批武漢類包機昨晚抵台,帶回231人,當中2人有異狀緊急送檢確認陰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口罩實名制將開啟3.0版本,手機與網路同時就能預購付款外,也可以在超商訂購繳費,希望能持續減低藥房排隊人潮。另外,敦睦艦隊引發社區群聚風險大增,新北市開啟封城演習兵推外,宜蘭縣也發布封城標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相關演練都是預先準備,相關政策都會滾動式調整。 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知道蔬菜要怎麼吃才能對身體健康有益嗎?由中醫師楊淑媚與胸腔內科醫師蔡昆道所著作的《蔬菜看人吃》一書中就提到,吃蔬菜不僅要懂得避開配食地雷,也要了解自己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蔬菜,才能真正吃出蔬菜營養價值,達到健康效果。紅白蘿蔔避免一起煮 否則恐破壞維生素C但到底該如何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化學治療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新藥及新療法不斷問世,延伸出近年較熱門的兩大治療方式「標靶藥物治療」及「免疫細胞療法」。恩主公醫院癌症中心陳重華顧問醫師指出,「標靶藥物治療」是指透過基因檢測解碼,找出致癌的驅動因子,打造個人化癌症醫療,找到對症的標靶治療藥物,甚至進一步了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