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久坐身體不適傷;〈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

久坐的人由於鮮少活動,容易導致各種不同類型的身體不適。

一起鍛鍊〈動手腳〉導引的習慣來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在〈動手腳〉錦囊中,以穴道所在部位為用力核心的導引動作,幫助我們活絡那些平常不易特別動到的穴道,活化穴位氣血的同時,也訓練穴位周邊的肌肉強度。用自己的力量鍛鍊身體穴道,就像是自體重訓,進而達到改善身體機能的效果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久坐的人由於鮮少活動,容易導致各種不同類型的身體不適,透過〈動手腳〉導引,可以讓下肢不因久坐而氣血瘀滯、漸趨荒廢。因工作型態需要長時間久坐、或總忘記人活著需要活動的族群,可以藉由培養〈動手腳〉導引的習慣來避免筋骨痠痛,也能使容易扭傷的腳踝、中年過後開始會發疼的腳底、衰老後爬樓梯易覺吃力的情況都得到改善。

 

髖運亨通

活絡肝經與胃經的髖關節導引

髖關節附近主要有肝經及胃經通過,多活絡並放鬆髖關節,能夠提升肝臟與腸胃的功能。特別注意練習時必須放鬆,因為髖關節是很難放鬆的,在可以站穩的前提下,盡可能放鬆身體尤其是髖關節處去完成動作。讓髖關節輕鬆靈活,肝經、胃經的氣血,才不至於因過度緊張而瘀滯。

 

姿勢

□臥 □坐 R站

 

操作步驟

①    找一個足夠寬敞的位置,按理想的站姿站好。

②    把重心放在右腳,左腳稍稍抬起離地。

③    左腳往前伸,再往左伸,再往後伸,依前→左→後的順序畫一個半圓,連續作三次;換成後→左→前,一樣的方式畫半圓,連續作三次。

④    右腳如同左腳步驟,依前→右→後的順序畫一個半圓,連續作三次;換成後→右→前,一樣的方式畫半圓,連續作三次。

⑤    以上為一回,可作三至五回。(操作時間合計約需一分~一分四十秒)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圖說:左腳往前伸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圖說:接著往左伸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圖說:再往後伸

 

 

掌上明珠一

消解心火、安定情緒,保養指、掌關節的靈活與筋絡的放鬆

手部雖然負責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工作,但並不表示它用力與放鬆的活動量已然足夠。尤其在很多工作的過程中,手部施力可能是失衡的。所以如果要讓自己的雙手一直到年老,每個指關節都還能靈活地屈伸、抓握,掌部的導引功夫是不可或缺的。〈掌上明珠一〉有助於消解心火導致的情緒波動、心口疼痛、牙齦出血、流鼻血,更有助於保養指、掌關節的靈活與筋絡的放鬆

 

穴道預覽──勞宮穴

手掌心的正中央,就是勞宮穴。握拳的時候,中指與無名指稍稍用點力,在掌心上留下點指痕,這兩個指痕的中心點,就是勞宮穴所在。

 

勞宮穴能改善什麼症狀?

「宮」有宮殿、中心的意思,位於掌心的穴道就叫「勞宮穴」。不管用手抓握、拿取或寫字、敲鍵盤都需用到五指的力量,而這些「勞」力都由勞宮穴承受,可說非常地辛勞。

勞宮穴是心包經的穴道,這條經絡所司臟腑是比較容易上火的,我們總聽人家說心火。到底什麼樣的情況是有心火呢?有心火的人容易煩、生氣,也容易覺得悲傷或興奮大笑,情緒起伏比較大。甚至可能感到靠近心口的胸脅部位(也就是肋骨兩側),有脹滿或疼痛的感覺。

心火的症狀也可以透過口、鼻來感受,像是口渴、口臭、口腔長瘡或牙齦浮腫;嚴重一點的可能會流鼻血、大小便出血等等。活絡勞宮穴能夠降心火,緩解以上症狀。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姿勢

□臥 R坐 □站

 

操作步驟

①    雙手手臂自然垂放在身體兩側,掌心朝向大腿。以勞宮穴所在部位的肌肉為用力的中心,手掌用力緊握再打開,快速地開闔手掌五十五次。

②    雙手手臂平伸向身體左右,掌心朝下。同步驟1快速地開闔手掌五十五次。

③    雙手手臂平伸向身體前方,掌心朝下。同步驟1快速地開闔手掌五十五次。

④    雙手手臂高舉向頭頂上方,掌心朝前。同步驟1快速地開闔手掌五十五次。(操作時間合計約需二分二十四秒)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久坐引起身體不適!「動手腳」導引:避免筋骨痠痛,改善爬樓梯的吃力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鬆開的技、道、心:穴道導引應用錦囊

 

【更多資訊請上《天下讀者俱樂部》;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9)日在立法院質詢台上透露原談妥採購500萬劑BNT疫苗,因遲遲等不到德國原廠換約回應「機會越來越小」,外界關注國內疫苗採購布局是否還足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強調,台灣現階段能掌握疫苗數量約3千萬劑,仍符合65%優先接種對象的目標...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首批開打的11.6萬多劑AZ疫苗,最快周三宣布開放下一階段醫事人員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9)日證實,指揮中心本周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最快周三有可能宣布開放擴大全部醫事人員接種。而疫苗開打一周以來,最新又多通報3件不良反應事件,讓不良反應事件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愛上運動中心運動、健身的,可不只有年輕人而己,台北市的大同運動中心在每日公益時段的銀髮長者來客量就衝破2000人次!也因為上門運動的銀髮族眾多,台北市大同運動中心更化身台北市內首座的失智友善運動場館,從櫃台高度、指示牌字體放大,再到員工全面接受失智識能教育訓練,要讓失...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知道自己10年後罹患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5大慢性疾病的風險有多高?現在只要一鍵輸入手邊健檢報告的數字,馬上可以知道了!國健署今(29)日正式上線專屬於台灣人本土數據研發出的「台灣慢性病風險評估」模型,民眾只要輸入基本資料及血壓、膽固醇等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