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久待太陽下熱衰竭 恐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久待太陽下熱衰竭 恐引起橫紋肌溶解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72歲阿嬤,因罹患老年失智,每天都由看護到戶外走走曬太陽,但某次未注意下,回家後家屬發現阿嬤體溫過高,且皮膚濕冷,還出現身體無力等現象,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原來是橫紋肌溶解症;護理師丁明輝指出,送醫時阿嬤體溫高達41.2度,且有嚴重酸中毒現象,緊急給予插管治療,且送至加護病房照護。

出現熱衰竭 易頭暈且皮膚濕冷

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中,容易使人流失鹽分,出現脫水等生理現象,尤其高齡且慢性患者,更容易會引起熱衰竭,甚至橫紋肌溶解症;丁明輝護理師表示,熱衰竭患者不但會感到倦怠、口渴、頭暈等症狀,且會有皮膚濕冷等現象,多數雖意識清醒,但隨著身體體力持續流失,就可能漸漸失去意識。

面對高溫環境 應適時補充水分

丁明輝護理師進一步說明,面對高溫天氣,除了應穿著涼爽、吸汗等材質的衣物較佳外,若處於高熱環境下,必須適時補充水分,且適當休息,尤其兒童、老人以及重症等屬於高危險族群,更應特別注意,另外像是服用藥物、飲酒者也應注意水分是否攝取足夠,萬一有相關症狀發生時,應盡快就醫治療。

出現熱衰竭現象 應盡快就醫治療

出現熱衰竭一旦拖延,恐怕會引起橫紋肌溶解症,這是會因腎臟的血管收縮,使得橫紋肌溶解症形成結晶,阻塞腎小管,就可能會造成急性腎衰竭,不得輕忽嚴重性;丁明輝護理師呼籲,大太陽下,時時提醒自己需補充水分,且若非必要,應避免曝曬大太陽下超過半個小時,才能降低引起熱衰竭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1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Neurology)上的研究,發現人體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中,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這個報告對於長期接觸空氣汙染和失智症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心血管疾病在這兩者間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瑞典卡羅琳研究所神經生物學、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肺炎病人暴增,紐約有醫院正研究共用呼吸器,解決設備不足問題。不過美國多個醫學都發表聲明,反對共用呼吸器。12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專家研討會上,北榮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陽光耀表示,當共用的病人病情不同時,呼吸器該分配給誰?台大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古世基則指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每年的4月17日為「世界血友病日」,為喚起大眾對於血友病的正確認知,當日世界各地皆會舉辦活動,讓血友病醫護人員及患者共襄盛舉。2020年活動日主題定為「GET + INVOLVED」,希望提升大眾的關注,給予患者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然而台灣民眾對血友病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