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亞洲首例! 罕見5胞胎異位懷孕

亞洲首例! 罕見5胞胎異位懷孕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2015年年底,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急診室收治一位新竹轉來的腹痛孕婦何太太,躺在病床上十分痛苦,急診室醫師立即請婦產部醫師前去會診,發現病患貧血合併腹部反彈痛症狀,並得知何太太有接受不孕症治療,服用排卵藥,再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何太太已懷孕8週,卻意外看到子宮內有4個胚胎且都有心跳,但同時合併腹脹與內出血,陰道超音波檢查更發現,右側輸卵管還有1個有心跳的胚胎,狀況相當罕見。

亞洲首例! 罕見5胞胎異位懷孕

雙胞胎男寶今年7月滿2個月了

因情況危及,立即決定作腹腔鏡手術,清除何太太腹腔的內出血與切除右側輸卵管,以移除子宮外孕的胚胎。術後兩週發現,子宮內原本4個胚胎剩下3個有心跳,1個主動萎縮。經與家屬討論之後,認為繼續懷孕三胞胎屬於高危險妊娠且容易早產,於是12週後進一步安排減胎手術,將三胞胎減為雙胞胎。最後雙胞胎順利於36週接受剖腹生產,到今年2016年7月雙胞胎男孩滿2個月大,健康活潑成長。

亞洲首例! 罕見5胞胎異位懷孕

異位懷孕3萬分之1的自然發生機率

所謂異位懷孕(Heterotopic pregnancy)是指子宮內外同時懷孕,自然發生的比例大約3萬分之1,但是接受排卵藥或是人工生殖的發生率,會上升到百分之1。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蕭勝文醫師指出,異位懷孕(子宮內外各1個)已極為罕見,合併子宮內外多胞胎更是世界上少數文獻才有報導。6年前美國報導過一個6胞胎(子宮內5個、子宮外1個)的個案;本個案同時懷孕5胞胎(子宮內4個、子宮外1個),在亞洲人種中從未有過此紀錄。

子宮外孕內出血與排卵腹脹易混淆

現今國內想生小孩而接受排卵藥刺激或是人工生殖的個案不少,需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內出血或是腹脹的形情,因為子宮外孕造成的內出血很容易跟排卵腹脹混淆,也容易疏忽;同時在懷孕早期,蕭勝文醫師建議要頻繁回診確認是否為單胞胎或是多胞胎,以提早診斷子宮外孕的情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3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快速蔓延,全中國幾乎淪陷。病毒也傳播至全球,包括台灣、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美國、法國、義大利、澳洲等。至目前為止確診者高達六萬人以上,死亡病例達1,360例。而台灣確診人數已累計至18例,更有多人因有旅遊史或接觸史,需居家自主隔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0歲的上班族女性,因為視力模糊、步態不穩、四肢無力等問題求診,由於症狀類似中風,一度被當作小中風,經過進一步問診後才發現,原來之前也曾出現過動作障礙現象,經過腦部核磁共振與腦脊髓液檢查後,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病患。什麼是多發性硬化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張國軒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最近常腹脹、消化不良且食慾不佳,卻又突然「變胖」,小心可能是卵巢癌!卵巢癌症狀不明顯易忽略,近半以腸胃不舒服症狀表現,僅約1成會陰道出血,多數患者都先「繞路」腸胃科,藥物治療不佳後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被發現腹部腫瘤或大量腹水,才被懷疑可能是卵巢癌,且已是晚期。國泰綜合醫院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各國都想及早找出解決之道。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今(13)日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並於會中倡議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精神,以利學研單位共享研究材料、研究資訊,及智財成果。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