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疼惜你的另一半】腸胃不適月達12次 醫:勿輕忽卵巢癌

【疼惜你的另一半】腸胃不適月達12次 醫:勿輕忽卵巢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最近常腹脹、消化不良且食慾不佳,卻又突然「變胖」,小心可能是卵巢癌!卵巢癌症狀不明顯易忽略,近半以腸胃不舒服症狀表現,僅約1成會陰道出血,多數患者都先「繞路」腸胃科,藥物治療不佳後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被發現腹部腫瘤或大量腹水,才被懷疑可能是卵巢癌,且已是晚期。國泰綜合醫院婦癌中心主任何志明提醒,若腸胃症狀反覆發生,一個月內超過12次以上,就要注意卵巢癌的可能性。

卵巢癌可早期發現嗎? 這類型易「無中生有」

卵巢癌存活率不佳,第三期5年存活率雖僅40%,且80%以上都會復發,一旦復發,復發期會越來越短,死亡率很高。但卵巢癌可早期發現嗎?何志明醫師說明,卵巢癌篩檢有難度,「究竟卵巢癌早期久了就會變晚期?早點發現可避免進展成晚期?目前對卵巢癌化進展還不清楚。」卵巢癌通常是指上皮性卵巢癌,包含漿液性、黏液性,類子宮內膜狀、亮細胞等次級分類,不同類型與發現早晚有關。

若是最常見的漿液性卵巢癌,剛開始癌變的部位不在卵巢,而是輸卵管末端,非常不易早期發現,容易「無中生有」,歐美因漿液性患者較多,3/4發現時已屬晚期;台灣則亮細胞癌稍高,早期亮細胞癌佔亮細胞癌一半以上。整體而言台灣卵巢癌晚期發現佔半數。

因此卵巢癌的危險族群要小心,若被診斷為漿液性卵巢癌的病人約有23%帶有乳癌基因BRCA1/2突變,其中包含有自發性地也有遺傳性的,若一般人帶有乳癌基因BRCA1/2突變,一生罹卵巢癌機率約超過40%以上;而不孕、沒有懷孕、早經、較晚停經也有較高的風險,因為持續排卵,卵巢表皮容易受傷而病變;另外,大腸癌、乳癌等患者也需多注意。

手術+化療 晚期卵巢癌治療缺一不可

晚期卵巢癌如何治療,何志明醫師說明,手術的目標是要把所有腫瘤切除乾淨,手術越完整,把眼睛可辨認的腫瘤清乾淨,決定存活時間,腫瘤清除乾淨或腹腔殘存腫瘤不超過1cm的預後都較佳。此外,術後還必須完整化療,化療的目的是把殘存的腫瘤殺掉。如果腫瘤對化療敏感,活比較久,但若有抗藥性,沒多久就會復發。

不過,就算治療良好,大部分1年半後會復發。如果是六個月內復發,只能選擇二線化療藥物,若超過1年才復發,只有單一病灶可以先切掉再化療,若超過兩個以上就應直接化療。


【疼惜你的另一半】腸胃不適月達12次 醫:勿輕忽卵巢癌

標靶藥物延緩復發 分針劑和口服

所幸,目前化療後,還可繼續使用標靶藥物,進行維持療法,延遲疾病復發的時間。何志明醫師提到其中一種血管新生抑制劑,「腫瘤需要新生血管提供養分,透過針劑施打抗血管新生標靶藥,阻斷腫瘤養分和影響微環境,腫瘤生長會受限。可以用於第一線使用,也可以復發後使用,起初可以合併化療使用,當化療結束後再繼續使用。」其研究結果顯示,用在一線維持性治療復發時間可延後至一年半左右;若用於復發後維持性治療,再復發時間可延後至一年左右。

另外,針對帶有 BRCA1/2 基因突變的患者,則適用PARP抑制劑。BRCA1/2基因原本是抑癌基因,可以修補DNA錯誤。當癌細胞的基因突變,無法修復DNA錯誤,僅能透過PARP酵素來補救,因此透過PARP抑制劑阻斷,癌細胞無法修復DNA突變而死亡。再者,帶有 BRCA1/2基因突變的人有10-40%罹患卵巢癌及45-65%罹患乳癌的風險。

何志明醫師提到,PARP抑制劑是口服藥物,可用於對於含鉑化療有反應且有BRCA1/2基因突變病人做第一線維持性治療,其研究結果顯示,60%的患者復發時間可延後至三年以上;此外,PARP抑制劑也適用於復發後對含鉑化療有反應之卵巢癌病人,其復發時間可延後至一年左右。

卵巢癌邁向精準治療 延長疾病無惡化存活期

卵巢癌已邁向精準醫療,患者可以有不同的標靶藥物做治療選擇,何志明醫師建議,若患者是新診斷為晚期卵巢癌之病人,應積極檢測看是否本身帶有BRCA1/2基因突變,如此的話在一線或後續的維持性治療可以有更精準的選擇來延長患者無疾病存活期。每年約有1千2百名卵巢癌新增患者,他提醒婦女,若反覆發生腸胃不適,要注意是否為婦科疾病。

【延伸閱讀】

卵巢癌治療突破 PARP抑制劑降復發

三陰性乳癌超惡霸 PARP 抑制劑來對付

乳癌荷爾蒙治療 停經前後大不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0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灣有近230萬名糖尿病患者,高居國人第5大死因,平均每55分就有1人死亡;而太平洋友邦諾魯共和國的糖尿病,更是世界第2高,有7成死亡原因都是糖尿病造成。太平洋友邦參訪取經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務企管部主任李偉強指出,日前友邦國家記者團蒞臨該院參訪,包括聖文森、諾魯共和國、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心衰竭可不是老人病!一名36歲陳先生,無慢性病史,去年初跑步後,自覺呼吸喘、胸悶,到急診等待就醫,突然發生休克,經過心電圖檢查,確診為心肌梗塞,且合併心室頻脈、心因性休克;儘管急救後撿回一命,但又發生心衰竭。心導管手術 搶救性命收治個案的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食安把關更升級!藥毒所開發「拉曼農藥快檢系統」,從萃取到判讀不用10分鐘,可即時檢驗揪出微量殘留在蔬果、穀類,以及農用資材中的農藥,多達200種以上農藥。拉曼光譜 檢測殘留化學物質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費雯綺指出,指紋為人體的獨特識別,而拉曼光譜則是鑑別物質特徵的...

閱讀詳情 »

(醫美時尚 No.122)撰文/陳德福.整理/高芷瑩肝病被稱為台灣人的「國病」,罹患人數可見一斑,肝癌高居男性癌症死因首位,而女性也不遑多讓,高居女性癌症死因第二位。一般所稱的「肝病」泛指肝細胞因某些原因受傷或遭到破壞,導致肝臟整體機能呈現失控的狀態。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潛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