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乳房摸起來怪怪的「擺一年不理」 她腫瘤長到比乒乓球大吃掉大面積皮膚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房摸到腫塊,千萬別當鴕鳥!大林慈濟醫院近日就收治一名55歲的婦人,左邊乳房腫塊已有一年多時間,拖到就診時,一脫下衣服,醫師只見腫瘤已長到比乒乓球大,擴散到皮膚,面積大約12公分,表面也已破皮,由於腫瘤過大,甚至連超音波探頭都無法正確估量乳房內腫瘤的體積,腋下淋巴結更已嚴重擴散。

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邱郁婷表示,該名婦人最後確診罹患乳癌第四期,且因腫瘤太大,加上腋下淋巴結擴散,過往的治療觀念都認為要儘早切除腫瘤再進行術後化療,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若在手術前先進行化療,約6成病人能夠使乳房的腫瘤及擴散的腋下淋巴結顯著縮小,進一步降低手術的傷害、縮小手術疤痕。

婦人就是經醫師評估後,決定先進行化療讓腫瘤縮小後再開刀切除,並執行超顯微淋巴管與靜脈吻合術來預防淋巴水腫。

邱郁婷表示,符合條件的病人甚至能夠進行乳房保留手術保留大部分健康的乳房,不需要將乳房完全切除;少數腋下淋巴結擴散不嚴重的患者,在化療過後有機會將擴散到淋巴的腫瘤完全被殺死,就能免除傳統的腋下淋巴結廓清,病人不會再有術後淋巴水腫的情形。先進行化療再接受手術,已經成為乳癌治療的新趨勢。

幸運的是,婦人化療的效果非常好,不僅突出的腫瘤幾乎完全消平,腋下淋巴結也縮小許多,不過,由於化療以前腫瘤實在太大,腫瘤距離乳頭距離又近,醫師依然擔心腫瘤細胞藉由乳頭擴散到其他部分的乳房,因此建議接受乳房全部切除手術;加上化療前的淋巴結擴散實在太過嚴重,化療後仍有幾顆殘存的轉移淋巴,所以依然不能免除傳統的腋下淋巴結全部廓清。

邱郁婷表示,考量到婦人還年輕,若癌症控制得當,仍然有十幾年的存活。她呼籲,45歲以上沒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政府有補助二年一次的乳房攝影,若有家族史則40歲就可以做,鼓勵婦女朋友配合政府政策做免費的定期篩檢。若是自我檢查發現兩邊乳房硬度不一樣,或乳頭出現血水那樣的分泌物,就應盡快到醫院找專科醫師做檢查。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爬完山膝蓋痛只是扭傷? 他夜夜痛醒驚見10公分大蝕骨腫瘤

台大400人混打試驗揭曉! 「AZ+莫德納」抗Delta保護力是AZ的5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健保去年12月起擴增晚期胃癌給付,國內胃癌名醫顏家瑞樂觀看待有助一舉打破病人過去無藥可用的困境。(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南報導 盼到健保點頭同意,去年12月1日起,國內晚期胃癌病人終於多了「救命藥」可用!抗癌名醫、成大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顏家瑞直言「高興健保總算注意到這群...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颼颼,血庫更冷清!幾乎快見底。台灣血液基金會今(8)日最新統計亮起紅色警戒,全台各縣市當前的血液庫存全數偏低,其中又以台北、新竹的缺血狀況最為嚴重,以O型血、AB型血最慘,庫存量僅剩2.7天,各地捐血中心急呼熱心民眾快來挽袖捐血。 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至今天上午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強寒流」來襲全台灣急凍,包括陽明山、太平山、拉拉山、合歡山等,由北到南,更是一夜白頭,下起雪來,氣溫驟降最叫人受不了,不少民眾為了抗寒自救,選擇各種方式保暖、取暖,但小至暖暖包、大到電熱毯,急診醫師提醒不當的NG行為,反而容易引發高、低溫燙傷,甚至釀成火警。 抗寒、...

閱讀詳情 »

中國武肺疫情捲土重來,昨天全國新增63起確診,創下半年來新高,而疫情最嚴重的河北省通報51起本土案例,境內的石家莊就佔了50例。目前河北多地已經進入戰時狀態,石家莊從昨天展開全面篩檢,當局也派出消毒大隊掃街。(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境外移入再+3! 指揮中心下午記者會說明 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